了气儿,众人这才又把廖永明给围住了,等着他说接下来的生意计划。
“其实咱有210万可用,能做的生意确实是挺多的。
但我还是希望可以做点儿轻松的,最好是轻车熟路的生意。
我这几天在火车站观察了……”
廖永明把自己观察到的,跟在场众人都说了一遍。
赵海涛和赵海波听完廖永明的讲述,直给廖永明竖大拇指。
“永明哥,你可太厉害了!
你就这么守在火车站门口,就请人吃了几根冰棍儿而已,竟然就能发现这么多门道。
我们还得跟你学啊!”
赵海涛和赵海波很是真诚的把廖永明吹捧了一通。
他们还真是从来都没想过这些,如果不是廖永明提出,估计他们永远也发现不了这些坐火车的人的身份。
“你们俩别打岔,继续听永明说。
永明,你这个发现确实很重要。
只是你打算具体干什么呢?
什么生意能跟这些国营工厂以及国营工厂的业务员有关?”
别看廖永明说了这么多,可大姐夫赵海平以及其他人,还真没想到具体应该做什么。
“其实很简单,就是开一个升级版的自由市场。”
升级版的自由市场?
这是什么意思?
自由市场除了可以扩大规模之外,还能如何升级?
“之前我开的自由市场,面对的都是想摆摊的普通人,而这些摆摊的人面对的顾客,就是最普通的来逛街消费的群众。
而我这个升级版的自由市场,面对却是各个国营工厂。
而这些国营工厂面对的顾客,除了想要跟他们做业务的其他厂之外,就是自由市场摆摊的摊主了。”
众人皱着眉头,还是没太明白廖永明的意思。
“具体来说,这回我想开的是大型批发市场。
就是让各个国营工厂来我这个批发市场里,专门开一个对外销售的铺子。
你们想想,以往是不是大多数国营工厂都要靠厂里的业务员,去其他城市、其他对口的工厂去推广业务?
这就面临着很多问题。
首先是业务并不好做,其次就是即使业务员找到了对口的工厂,他们沟通的成本也很高,并不能轻易的谈成业务。
因为很有可能,对口工厂已经有合作的单位了。
即使合作单位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