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状态完全恢复之后,他也加入了这个行列,几乎是每天都上山去帮忙或者运送物品。
需要带上山的各种东西通常由周大全与许顺强负责运送。
与此同时,傅博文也没有闲着,几个男人几乎每天都会忙碌于前往西山工作,在局势变得更加糟糕前尽力将山上简陋的小木屋建设得牢固可靠。
其中,由于许顺强在农闲时候常常帮助乡邻修建房屋,所以他对搭建小屋方面有一定的技巧和经验。
有一天,当他们在山顶劳作间隙稍作休息时,出于好奇心理,傅博文询问道:“难不成你也认同那种关于灾荒即将引发社会动荡的观点吗?”
对此提问,许顺强带着微笑给出了回应:“若你并不相信这些预言般的说法,那为何还要跟我们一起囤积粮食呢?”
听完这话,傅博文沉默了一会儿没有再继续追问下去。
实际上,他自己之所以主动开始储存食物,并非只是受到了杨珍珍关于可能持续干旱警告的影响,更多地是依据个人过去遭遇类似情况的经验所得出结论后做出的选择。
小时候经历过饥饿的日子,那种感觉实在令他终生难忘也不想让家人再次经历相同困境。
再加上现在还有两个年幼的孩子等着自己养活,更不愿意让孩子们像自己曾经那样随着父母到处漂泊寻找生计。
除了建造小木屋之外,还需要准备足够的木柴供取暖使用。
在寒冷的冬季里,充足的木柴是不可或缺的保障,否则寒冷可能会让人难以抵御。
虽然可以在森林中找到一些掉落的树枝,但是远远不够烧火所需的量,只好砍伐树木,整理堆好后再慢慢晾干。
这不仅需要大量的时间和力气,而且还需要细心地将木材切割成适合大小的段落,以便于储存和使用。
为了避免让周大全在村里闲晃听到了不该听的流言蜚语,房子修葺完毕后,杨珍珍每天都安排他上西山去拾柴。
这样既可以解决家里缺乏柴火的问题,又能让周大全忙起来没有机会接触到村里那些杂乱的信息。
这旱情据说会延续到来年春天,冬季取暖肯定得大量囤积木材。
对于这样的干旱天气来说,提前做好准备工作是非常明智的选择。
杨珍珍深知未雨绸缪的道理,决定从现在开始就开始储备过冬物资。
到了六月底,杨珍珍又和许涵霜一起去赶了个集市。
这次出行的主要目的就是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