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改姓。如鲜卑族的可频氏、乌丸族的阿伏干氏、南北朝时高丽的拓王氏族、女真族的完颜氏等,在汉化过程中都改为王姓。
(二)变迁
先秦时期,王姓主要活动于河南、山西一带。秦汉时期,王姓迅速向周边地区扩散,在北方形成了多个郡望,如太原王氏、琅琊王氏等。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王姓大规模南迁,在江南地区落地生根,成为南方的大姓之一。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调北征南,许多王姓祖先随军来到贵州,在贵州屯垦戍边,逐渐定居下来。此后,又有不少王姓人口因各种原因陆续迁入贵州,分布范围不断扩大。
(三)分布
王姓是贵州的大姓之一,人口约 320.18 万,占全省总人口的 7.03% 。在贵州,王姓分布较为均匀,贵阳、六盘水、安顺、黔南、黔东南等地区都有大量王姓人口。在一些地区,王姓家族还保存着完整的族谱和家族祠堂,如安顺的一些王姓村落,通过族谱记载可以追溯到明朝时期的祖先,这些族谱和祠堂成为王姓家族传承文化和凝聚家族力量的重要载体。
三、李姓
(一)起源
李姓主要有两大起源。一是源于嬴姓。颛顼帝的后裔皋陶,在尧、舜时担任掌管刑狱的大理(司法长官),其子孙世袭大理之职,以官为氏,称理氏。商纣王时,皋陶后裔理徵,因直谏得罪纣王被杀,其妻契和氏带着儿子利贞逃难,一路上靠吃李子充饥才得以活命,为了感激李子的救命之恩,又因“理”与“李”同音,自利贞开始改理氏为李氏。二是赐姓和改姓。如三国时,诸葛亮赐西南少数民族赵、张、杨、李等姓;北魏鲜卑族有叱李氏,汉化后改为李氏;唐朝时,皇室为了笼络人心,赐有功之臣和归附的少数民族首领为李姓,如徐世积被赐姓李,改名为李积。
(二)变迁
李姓早期主要在中原地区繁衍。先秦时期,李姓人逐渐向四周迁徙。秦汉时期,李姓在北方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时也有部分人南迁到长江流域。唐朝是李姓的鼎盛时期,李唐王朝统治天下,李姓人口迅速膨胀,成为国姓,随着唐朝的疆域扩张和对外交流,李姓也传播到了更广泛的地区。宋元时期,李姓继续南迁,在南方各地形成了众多分支。明清时期,有不少李姓人口进入贵州,有的是因军事活动,有的是因商业贸易,还有的是为了躲避战乱和灾荒。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三)分布
李姓在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