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都有了指望。
\n
而生下女儿的家庭,则全家愁眉苦脸,产妇也抬不起头来,深觉生了女儿愧对夫家,毕竟生儿子是女人一生最大的命题和追求。
\n
因着这样的观念,又衍生出一些更恶劣的风俗习惯:有的人家娶妻时不办酒,必须等新妇生下儿子才合办新婚和儿子满月的酒席,美其名曰“双喜临门”,若是新妇一直生不出儿子,就只能一直当个没名没份的外室;有的人家为了防备女鬼投胎,故意针扎大女;还有的人家溺杀女婴,好把吃食和银钱留给家里的儿子;还有一种最恶劣的,生下女婴,便溺杀致死,然后把尸体掰碎了,埋到大街上,让千人踏万人跨……如此这般的风气是愈演愈烈。
\n
至于男的多了,女的少了,以后自家的宝贝儿子能不能娶到媳妇?这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反正这个世道,无论再怎么重男轻女,总有人会生女儿,也总有人会舍不得溺女婴,只要别人家养大的女儿将来嫁到自己家,不就得了。
\n
如此一来,民间男多女少,形势越来越严峻,这对朝廷来说可不是一件好事,一是娶不到妻的闲散光棍多了,容易聚集起来生事,二是女人少了,能生孩子的人就少了,不利于本朝人口繁衍生息。
\n
因此朝廷官员屡次下令劝禁止溺杀女婴,可惜在全社会重男轻女的思潮下,朝廷的命令也收效甚微。
\n
甚至在上层人士之中,也有一个人尽皆知的秘密:有钱人家溺杀女婴比穷人家还要厉害,因为穷人家的女孩,给口吃的就能养大,养大了就能卖出去,给兄弟换一注彩礼;可有钱人家却大相径庭,越有钱的人家越重视脸面,嫁女往往要花费巨资置办嫁妆,否则女儿便要在夫家难过,甚至有的官员为了给女儿出嫁妆,举债度日。
\n
但爱女儿爱到举债度日的家庭还是少数,大部分家庭的选择是——只留一个女婴,甚至一个不留,免得日后嫁女儿,花费甚巨。故富贵人家往往只有儿子,没有女儿,旁人见了,也心照不宣,其中内情,懂的都懂。
\n
话虽如此,但毕竟是自己的亲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