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大奶奶接茬,正合她意,马上把话题聊到了梁家亲戚上去,“现在外头传言,你家梁六奶奶娘家的二嫂嫂给通房吃避子药,把人毒死了。外头那造谣的也忒心黑了,盛二奶奶出名的良善贤德,连通房病死了都嘱咐下厚葬,怎会做出这等事来。梁大奶奶,你放心,我们开封府包大人英明神武,明察秋毫,定能还盛二奶奶一个公道,严惩那黑心肝的造谣污蔑之人。”
\n
太后久居深宫,平常并不关心这些女眷之间的八卦,今天听他们一聊,也来了兴致,崔氏便把此事的来龙去脉都告诉了太后和婆母,太后虽多年不得宠,但在宫中也见多了女子之间的鬼蜮伎俩,听崔氏一讲,心中便猜到了七八成。不禁想起她当年在皇后手下艰难讨生活的日子,对海氏不免产生了几分厌恶之情,说道:“可要是咱天子脚下,真有人做出这等残害夫婿子嗣之事,包大人也不会轻饶了那凶手。”
\n
从这日开始,朝中和民间的舆论开始悄悄发生了变化,据说宫里的圣安太后发了话,羊毫虽然只是一介婢妾,但人命关天,更涉及夫家子嗣,希望包拯一定要秉公办理,查明真相。
\n
而因为朱寿昌辞官寻母一事,民间也开始关心这些大户人家婢妾的处境,对羊毫多了不少同情之声,更有传言声称,盛家主母海氏乃是畏罪自杀。
\n
--------------------
\n
第18章 无人生还(知否x包青天)二 催命汤 8 人证
\n
=================================================
\n
随着舆论逐渐发酵,开封府基本形成了两拨舆论,一方坚持认为妻妾之分,嫡庶之辨,上下之别应分明,海氏为尊,羊毫是卑,即使主母处置个把婢妾也不是什么大事,展昭不该为了区区一个婢女,冲撞了四品官员家的主母,差点闹出人命;另一方则认为,婢妾也是人命,且婢妾肩负着替夫家开枝散叶的重任,主母出于妒忌,不让婢妾生育,甚至涉嫌毒死人命,理应重判,以儆效尤,展昭为搜集证据,行非常之举,实乃不得已而为之,其情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