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上了新势力的大船,保住了荣华地位。
\n
包大人和自己还能维持今天的地位,全靠这些年来积攒下来的民间威望,但此一时彼一时,如果继续让这些对包大人不利的传言流传下去,恐怕新帝也会对包大人有意见。
\n
来“探监”的白玉堂似乎看出了展昭的心思,打趣着安慰道:“放心,苍天有眼,这次,老天也在帮你和包大人。”
\n
“什么?”展昭喜出望外,“你说老天在帮我们是什么意思?”
\n
白玉堂神秘一笑,“你还记得朱寿昌朱大人吗?”
\n
“记得,但是朱大人不是早已辞官寻母了?”
\n
原来,朱寿昌和包大人曾经是同僚好友,朱寿昌生母刘氏乃朱家的婢妾,生下朱寿昌后,被朱家赶出家门,朱寿昌后来知晓自己身世,依然辞官,四处打探,寻找生母,但毫无收获。包大人为帮助好友,曾嘱托在江湖中人脉甚广的“五鼠”帮忙寻找刘氏下落,功夫不负有心人,近期,卢方终于在同州找到了刘氏的下落,马上就要母子团圆。
\n
展昭听了,也为朱寿昌母子团圆感到高兴,但他仍然不解:“朱大人母子团圆,和这桩案子又有什么关系呢?”
\n
白玉堂拍拍展昭的肩膀:“我先卖个关子,你就好好想想吧。”
\n
说完便扬长而去。展昭在狱里苦思冥想,终于明白了其中关窍,不由得露出了放心的笑容,喃喃自语“真乃天意,真乃天意……”随后便放心地睡去。
\n
第二日,包拯将朱寿昌弃官寻到生母一事上奏给了皇帝,皇帝听后,龙颜大悦,立即嘉奖孝子朱寿昌官复原职,赏宅邸一座,方便朱寿昌给生母养老。历朝历代,最重要的就是忠孝二字,当朝出了这么一个典型的大孝子,自然要好好旌表。朝中官员也纷纷贺喜,齐称皇帝尧舜禹汤,大宋臣民忠孝双全。
\n
包拯还建议,把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