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王丞相也出来为包拯辩解:“是啊,盛家或有内贼下毒,包大人一番心血,查找真凶,也是为了保盛家上下平安”
\n
说完,又补充道:“展护卫一身武功,报效朝廷,屡次协助包大人侦破奇案。明察暗访,都是正当的办案手段。”
\n
八贤王也说:“先帝时,高丽太子与七皇子在我大宋境内遭辽国细作杀害,险些让两国动干戈,幸有展护卫潜入行馆,取得关键证据,协助包大人查明真相,为我大宋免去了一场战乱。要是这次追究了展护卫,以后谁还敢用暗访之法,替朝廷效力呢?”
\n
其实展昭没参与过高丽太子案,但是朝堂上大部分人,并不知道高丽太子案的细节,包括当今圣上,知道的,也不会说。
\n
一个御史又问道:“如果只是查案,又怎会差点逼死人命,想必昨夜,展昭定有言行不当之处。”
\n
包拯回道:“昨晚,下官连夜严审展护卫,展护卫已把他在盛府的详细情形都说与下官听了,言行并无不妥,圣上若不信,可请当日在场的盛府下人当堂对质。”包拯这番话说得义正言辞,气壮理直,毫不心虚。
\n
英国公说:“既然如此,盛府当事人就在殿上,何不当面询问。”
\n
皇帝点点头,问道:“盛大人,昨夜展昭究竟有何言行,竟逼得海氏自尽?”
\n
其实从御史开始参奏包拯开始,盛纮就直冒冷汗,他能猜到这些人的心思,那位海氏子弟,肯定是想给海家的女儿讨个公道,英国公也是真心替海氏打抱不平,但其余人,多半是受了包拯仇人的指使,借机发难,公报私仇。
\n
而盛纮本人,作为当事人,他不心疼儿媳妇是不可能的,他不害怕包拯查出羊毫命案的真相,也是不可能的,他巴不得把责任都推给展昭,看皇上雷霆大怒,最好当场把包拯革职,替儿子儿媳出一口恶气,也能让羊毫这桩案子石沉大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