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征北战的老将,终究没能熬过这个秋天,一纸追赠辅国大将军、扬州都督的诏书,谥号“忠壮“,赐陪葬昭陵,算是为他戎马一生画上了圆满的句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与此同时,独孤开远的离世也让朝堂上下一片唏嘘,谥号“僖“的背后,是他多年小心畏忌的总结。独孤大宝随后被从云中调任陇州司马。
同一时间,狄孝绪也选择告老还乡,朝堂的权力更迭如秋风扫落叶般迅速。刘仁轨被紧急召回京城,接任尚书左丞之职;而礼部尚书的重担,则落在了李百药的肩上,接替已逝的河间王李孝恭。
太极殿内,崔仁师正引经据典,激昂地阐述着刑律改革的见解。一封来自秦浩的密奏被呈了上来,李治接过密奏的瞬间,手指微微颤抖。匆匆扫视了一眼,脸色瞬间变得惨白,随即宣布散朝,脚步踉跄地返回东宫。
书房内,李治紧握着密奏,泪水夺眶而出。“陛下驾崩,密不发丧“八个字如重锤般砸在他的心头。
房玄龄与于志宁见状,也是惊愕不已,待回过神来,立刻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两人连忙上前劝慰,同时安排加强宫中戒备,封锁消息。
傍晚,李治紧急召见了尉迟恭、薛礼、高侃、阿史那弥射、常何、秦怀道等一众将领。紧闭的殿门内,君臣密谈了许久,无人知晓他们究竟商议了何事。
薛万彻独坐家中,望着杯中的残酒,满心的失落。白天未得到召见的事,如同一根刺扎在心头。
深夜约了韦挺对酌,酒过三巡,终于忍不住吐露心声:“今上太子召见众将,却独独漏了我,怕是殿下不喜我这个旧臣,待太子登基...“话音未落,窗外一阵寒风吹过,吹灭了案上的烛火,也让这满心的愁绪愈发浓重。
次日早朝,李治开口便是连番重赏:“高季辅累功甚伟,着即加封银青光禄大夫,兼吏部侍郎,主理天下铨选!“此言一出,群臣交头接耳,韦挺却是心中一震。
而刑部尚书一职,因李道宗远在辽东镇守,暂由刘德威代掌,这临时安排看似寻常,却暗含深意,刘德威是太子的东宫旧臣。
最令人瞩目的,当属核心宰执的升迁。长孙无忌官拜太尉,位列三公之首;李积进拜司空,加授开府仪同三司,位极人臣;
秦浩更是获封骠骑大将军、太子太傅兼知门下省事,执掌封驳审议大权,褚遂良则从谏议之臣一跃成为中书令,执掌诏令中枢。
岑文本攥着笏板的手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