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皆知今日要商讨的,是关乎大唐边疆局势的要事,应对高昌麴文泰趁薛延陀南下,妄图趁火打劫之举。
李世民缓缓合上奏折,声音低沉有力:“麴文泰竟趁我大唐全力应对薛延陀之时,妄图进犯我边境,诸位爱卿,可有良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房玄龄率先开口:“陛下,如今我大唐主力皆在应对薛延陀,若此时再对高昌用兵,恐兵力分散,顾此失彼。
依臣之见,可再遣使前往高昌,晓以利害,暂息战事,待解决薛延陀后,再作计较。”
长孙无忌微微颔首,附和道:“房相所言极是。高昌虽小,但其地偏远,行军作战多有不便。
且如今粮草辎重多供应薛延陀一线,贸然对高昌用兵,后勤恐难以为继。”
高士廉恭敬开口:“陛下,边疆安稳固然重要,但需权衡利弊。此时不宜两线作战,当以安抚为主。”
尉迟恭却眉头一皱,声如洪钟:“陛下,此等跳梁小丑,若不趁此时机一举荡平,日后必成大患。
我大唐铁骑,何时惧过征战?且伊州距高昌较近,若陛下信得过微臣,臣愿率精锐之师,出其不意,定可取胜。”
李治见众人争论不休,言辞恳切:“父皇,儿臣赞同尉迟将军所言。高昌此举,实乃挑衅我大唐威严。
若不予以严惩,四方蛮夷恐皆生觊觎之心。秦浩此次并未出征,且对西域局势颇为了解,
他作战向来迅捷,从不拖延,粮草方面似乎从未成为过掣肘,若派他率部出征,统领伊州兵马,定能速战速决。”
李世民目光在众人脸上一一扫过,沉思良久,最终目光坚定:“太子所言正合朕意。
听闻秦浩的三千护卫自建成尚未有过败绩,下旨秦浩为交河道行军大总管,统领伊州兵马,契苾部援军,边关将领任其挑选。
粮草由秦浩自行征调,伊州兵马由本地供应,务必讨灭高昌。朕要让四方蛮夷知晓,我大唐领土,不容侵犯!”
秦浩先一步收到飞鸽传书,得知自己将出征高昌,满心纠结忧虑,脚步匆匆来到父亲秦琼的房间。
屋内,秦琼正靠在榻上休息,见儿子进来,坐直身子。秦浩走到床前,眼眶泛红,声音带着哽咽,
“父亲,儿子又要出征了,此次讨伐高昌,不知何时才能归来。您身子不好,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
秦琼伸出手,轻轻拍了拍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