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浩松开对方拳头,说道:“同为苦旅行难客,莫把他人绝路推,望你好自为之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男子揉搓着痛极的手退后几大步,出店前又回头恶狠狠的看了秦浩一眼,
秦浩也不理他,地痞无赖无根之萍,好勇斗狠之辈在大唐没有用武之地,不足为虑,有个好兄弟当县令,没什么好怕的。
老汉见男子走了,忙过来跪在秦浩身前,“多谢小郎君大恩,老汉无以为报,日日为小郎君烧香祈福。”
秦浩忙搀起老汉,“老丈方才已听我言语,您已年迈,为何总要跪年轻之人,您的孙女尚幼,见之恐有不适之感,快快请起吧。”
老汉抽泣道:“老汉已是快要入土之人,只因孙女无依无靠,无法舍她而去,
只能拼命强活,还嫌什么丢人啊,只盼孙女能快快长大,嫁个能善待她的人家,老汉也就死而无憾了。”
秦浩感慨着百姓之难,又望了望面黄肌瘦的小女娃,心里不太好受,问道:“女娃几岁了?怎么如此瘦小?老丈以何为生?”
老汉答道:“大丫今年十三了,从前几年起收成不好总吃不饱故一直瘦小,唉。
今岁大旱,又遭蝗虫过境,粮食颗粒无收,只得贱卖了田地,换得些许盘缠,来长安城中讨生活,
幸得会拉得一两个曲子,大丫会唱得一两个调调,盼客人能给几个大子糊口。”
秦浩猛然想起,贞观二年有场关内大旱,紧接着蝗灾降临,忙问道:“老丈,您是哪里人?是什么时候的事?”
老汉答道:“我是吴山县人,今年四月大旱,大家都拼命担水救地,哪知后来又遇到蝗虫过境,全完啦!全都吃光啦!”说完呜呜哭了起来。
秦浩问道:“当地官府没有放粮救灾吗?”
老汉哭道:“官府说粮仓的粮不到万不得已不能开仓,蝗灾终会过去,大家挺一挺就过去了,
可是蝗虫过去,地里什么都没了,树皮野菜能吃的都捡了吃了,实在没办法了,
能逃的都逃了,不能逃的就只能等死了,老汉不惜死,只是孙女还小无法独活,只能带着大丫逃出来了。”
秦浩了然,李世民虽然登基,底下的官员还都是隋朝的官员,
官员不怜惜百姓而过分看重仓库,导致在灾情严重时,竟然不听朝廷赈灾旨令,使得百姓家破人亡。
李世民现在应该还不知晓实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