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十数合后,一道金光剑影刺透唐甲。
“高仙芝——战死。”
唐军彻底崩溃。
郭子仪、李光弼断后,率不足两千残军突围而出,整座洛阳,沦陷于夜幕之中。
此时,正于外郊诵经的鉴真睁开双目。
佛珠断裂,莲座崩碎,整座清庙之上,佛光剧烈闪烁之后,被压制殆尽。
他跪于残灯之下,低声颂咒。
“愿我身化愿灯,光照战魂。愿百姓之灵,不入冥狱。”
身后弟子泣声跪倒:“大师……”
他却平静起身,望着远方被战火点亮的城池,合掌一拜。
十一月五日,长安,大明宫。
张九龄面无血色地看完军报,一言不发地将其合上。
“……一夜,洛阳陷。”
杜甫失声问道:“封将军呢?高将军呢?”
张九龄摇头。
“都……战死。”
“郭子仪、李光弼,仅以两千人突围。”
“我……又少了一臂膀。”
消息送至朝堂,李隆基震怒,甩碎金印,满殿无言。
杨贵妃再度掩面哭泣,声声凄厉。
“陛下……难道长安也要如此吗?”
李隆基仰天而叹。
“天命……天命,何其薄朕!”
他转头看向张九龄:
“洛阳失守……你还有计策吗?”
张九龄沉默片刻,缓缓起身。
“臣……请求重开东南招募口。”
“招集江南义军,征天下兵马。”
“我大唐虽失洛阳,但只要长安未破,我张九龄未死——”
“安禄山,绝无得胜之日!”
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八日,洛阳·东都大殿。
万民失语,铁蹄入城。
龙椅之上,安禄山身披龙袍,肥躯半卧,面色狂傲。两侧文武皆拜伏于地,红地毯绵延数十丈。
“如今大燕已取河北、河南、河东与都畿四道。”他朗声大笑,“朕居洛阳,定鼎天下。”
“下一步——”
“便是潼关。”
此言一出,文武群臣齐呼:“陛下圣明,真命天子!”
安禄山转首看向长子:“庆宗,朕亲征潼关,你留守东都,整顿兵粮,若朕得胜,长安之金玉,尽归汝管。”
“儿谨遵父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