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原君麻吕身着唐朝朝服,正式登堂列位。他虽年轻,却仪态从容,端正有度,在张九龄亲自指点下,逐渐熟悉大唐朝政章法与局势流向。
李隆基坐于龙椅之上,看着这位倭国学者恭敬应答,不由微微点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君麻吕,此后你便入中书省听政,辅理军务文书。大唐待你不薄,望你勿负。”
“臣谨遵圣命。”
朝议散后,张九龄携他同游太极殿后庭,轻声说道:“你日后所见,恐怕不止于书策条文,还会有血与火、乱与忠的试炼。”
君麻吕缓缓点头:“愿以此身,明君臣之义,识天下之理。”
同一日,扬州,幻想乡外。
天际浮云低垂,一道沉稳步伐缓缓而行,踏过迷雾溪水,步入灵气缭绕的异境之地。
来者身着褐色僧衣,身形瘦削,面容平和,双目虽闭,神情却如明镜止水。
他正是大和高僧——鉴真。
这位东渡五次、最终成行的大德,如今已彻底失明,却浑身佛光隐显,每走一步,周围怨气缠绕的妖灵便低首静伏,化作白烟离去。
他不是在斩妖,而是在度妖。
随行之人,乃遣唐使旧臣、亦是唐朝进士——阿部仲麻吕。他早已落籍大唐,如今再度迎接本国恩师入境,心怀敬仰。
“鉴真大师,您真的打算前往长安?”阿部边走边问。
“正是。”鉴真声音慈柔如风,“大唐即将兵起,贫僧虽目盲,但闻天数动荡,人心将乱。若不施愿力,天下生灵必将涂炭。”
“可大师,您只是和尚,真能阻止这场兵灾?”
鉴真合掌低语:“弟子玄奘,以一人一意,通西域之路;六祖惠能,以一心度世,开顿悟之法。贫僧虽不及圣贤之万一,却也愿以佛法镇人间戾气。”
阿部肃然无语,拱手再拜。
十月三日,长安城南。
鉴真与阿部仲麻吕一路北上,终于抵达皇城以南,入长安。
他们踏入第一站,不是寺院,而是——博丽神社。
这神社已名扬京中,香火不断。今日香客稀少,却正显得空灵肃穆。
鉴真一人缓步入神社石阶,不言不语,只将手中一缕白线轻系神社门柱,然后绕行神社一周,每一步都沉稳宁静,仿佛踏在虚空,又仿佛步入众生之苦海。
博丽灵梦原本在殿前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