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十四年,八月十五日,长安。
皓月高悬,金风送爽。中秋佳节,万家灯火,长安城中笙歌四起,丝竹悦耳,仿佛整个大唐沉浸于一场月下梦境。
大明宫,甘露殿。
殿内灯火辉煌,玉案铺陈,香雾缭绕,彩帷半卷,乐师正调试月琴箜篌,几位宫女捧来刚出炉的桂花月饼,热气腾腾,香气扑鼻。
李隆基身着月华锦袍,手执金樽,坐于主位,身旁是盛装的杨玉环,笑靥如花,眉眼间带着三分醉意。
高力士站于阶下,恭敬禀道:“启禀陛下,今夜为中秋佳节,边军操练已暂歇,禁军已下令歇武,乐坊、御厨、百戏团皆已就位。”
李隆基满意点头,转头对众臣道:“今日是团圆之节,天下虽有忧,但人心不可失。朕愿与诸位共度中秋。”
李林甫第一个拱手:“陛下宽仁,体恤群臣,实乃百官之福。”
杨国忠也附和道:“陛下圣明,战事未起,养兵以静,民心自定。”
张九龄却站在殿下末位,眉头微皱,袖中折扇未展。他已观察一圈,酒席盈盈,笑声不断,军中将领竟也皆被召入殿宴,不在营中——
“不可。”
他终于一步踏出,朗声而言:
“陛下,臣以为——此时不可纵乐!”
殿中顿时一静,乐音顿止,众臣神情各异。
李隆基微微皱眉:“张卿,今日是中秋,兵未起,心未乱,你又何必扫兴?”
张九龄拱手,语气坚决:
“陛下,安禄山虽未宣兵,但谋逆之意已昭然若揭。边军调训未稳,诸将心存疑虑。若今日陛下纵情歌舞,百姓、军心只会更疑朝政轻敌,反生不安。”
“何况陛下今召边将入宴,实乃削军纪、散军心之举,实不可取!”
他一席话说得堂中众人面色各异。
高仙芝低头不语,裴冕抿唇沉思,李林甫则面无表情,心中却冷笑:张九龄果然不肯给陛下面子。
李隆基的眉头已沉了下去,放下金樽,语气低沉:
“张卿,你这是在怪朕……贪欢误国?”
张九龄拱手再拜:“臣不敢。但今日若不言,恐后悔终生。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断不可轻。”
杨玉环眼中闪过一丝不悦,轻声道:“陛下莫听他危言。战事纷纷,岂非更该趁此佳节安抚众心?”
李隆基叹了口气:“张卿——朕记得你从前,也爱赏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