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吹曲辞之二二
李贺《巫山高》:在神话与现实的裂隙中,窥见永恒的怅惘
碧丛丛,高插天,大江翻澜神曳烟。
楚魂寻梦风飔然,晓风飞雨生苔钱。
瑶姬一去一千年,丁香筇竹啼老猿。
古祠近月蟾桂寒,椒花坠红湿云间。
李贺的《巫山高》宛如一柄锋利的手术刀,精准地划开了现实与神话的边界,将巫山的瑰丽与神秘,化作一首充满奇诡色彩的抒情长诗。在他的笔下,巫山不再是单纯的自然景观,而是承载着千年传说、历史记忆与人类情感的特殊场域,诗中每一个意象都如同跳动的音符,奏响了一曲关于时空、存在与追寻的哲学乐章。
诗歌开篇“碧丛丛,高插天,大江翻澜神曳烟”,以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笔触,勾勒出巫山群峰的险峻与长江的雄浑。“碧丛丛”三字叠用,既描绘出峰峦连绵、苍翠欲滴的形态,又赋予画面以流动的韵律感。“高插天”的夸张手法,将巫山直入云霄的气势推向极致,仿佛天地在此处被群山割裂。而“大江翻澜神曳烟”一句,则以浪漫主义的想象,将江水的汹涌与云雾的缥缈结合,江面波涛翻滚,云雾缭绕山间,宛如神女挥动衣袖,赋予自然现象以神秘的神性色彩。李贺以浓墨重彩的笔触,在诗歌的起始便构建起一个超现实的奇幻世界,为后文的情感抒发奠定了基调。
紧接着,“楚魂寻梦风飔然,晓风飞雨生苔钱”将笔触转向了古老的神话传说。“楚魂寻梦”直指楚怀王梦遇神女的典故,一个“寻”字,道尽了人类对美好、神秘事物的永恒向往与执着追寻。然而,梦境终究虚幻,梦醒时分,唯有“风飔然”的萧瑟,暗示着一切美好皆如泡影。“晓风飞雨生苔钱”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清晨风雨过后的景象:细雨如丝,打湿石阶,苔痕点点,如同散落的铜钱。这一画面充满了诗意与禅意,风雨的无情与苔藓的顽强形成鲜明对比,仿佛在诉说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坚韧。李贺巧妙地将神话的虚幻与现实的真实交织在一起,让读者在虚实之间感受到了一种难以言喻的怅惘。
“瑶姬一去一千年,丁香筇竹啼老猿”进一步深化了时间的维度。瑶姬,即巫山神女,她的离去,不仅带走了一段浪漫的传说,更带走了一个时代的记忆。“一去一千年”的漫长时光,让神话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愈发遥远,昔日的浪漫与美好,如今只剩下无尽的思念与追忆。“丁香筇竹啼老猿”一句,通过“丁香”“筇竹”“老猿”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幽深、寂寥的氛围。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