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全唐诗
首页

第5章 李世民《帝京篇十首其四》

美妙的音乐吸引了彩凤前来,构建起“乐治→祥瑞→天命”的逻辑链条,将音乐与国家的命运、上天的意志紧密相连。“玄鹤列阵”则暗用《韩非子》中师旷奏乐引鹤舞的典故,赋予雅乐一种能够驱动自然秩序的神秘魔力,仿佛雅乐具有超越人类世界的力量,能够使万物和谐共处。“肃”与“纷”二字看似矛盾,实则统一。“肃”字展现出神鸟的庄严威仪,体现出礼法秩序的庄重;“纷”字则描绘出百兽率舞的生动气韵,象征着生命活力的蓬勃。两者的结合,喻指在贞观时代,礼法秩序与生命活力达到了完美的平衡,共同营造出和谐美好的社会景象。

尾联:文化批判,确立新朝音乐标准

“去兹郑卫声,雅音方可悦”,这是一句具有强烈文化批判与重建意味的诗句。在儒家经典中,“郑卫声”被视为淫乐的代表,如《论语·卫灵公》中就有“放郑声,远佞人”的记载。在这里,“郑卫声”成为前朝颓废文化的代名词,成为了唐太宗批判的对象,被当作是导致前隋灭亡的文化根源之一。而“雅音悦”则以肯定的句式,明确地确立了新朝的音乐标准,实则是对前隋“陵替之音”进行了一场政治审判。通过“去/可”这样的二元对立表述,唐太宗将艺术偏好上升为政治正确,将对音乐的选择与国家的政治统治紧密挂钩,显露了文化专制主义的早期形态,体现出唐朝统治者对文化领域的高度重视和严格掌控。

二、整体审视,解密声音政治的贞观范式

礼乐工程:物质、制度与精神的深度融合

在器物层面,诗中出现的笳、管等源自丝路文明的乐器,与朱弦、清歌所代表的华夏正统音乐元素相互融合,象征着唐朝在文化交流中积极吸收外来文化,同时又坚守自身文化传统的态度。这种物质层面的融合,为唐朝音乐的创新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制度层面,贞观时期对太常寺乐工进行了重组,并制定了十部乐,这些举措在诗中得到了诗化映照。帝王亲临乐馆,实际上是对音乐制度建设的一种重视和推动,体现了唐朝统治者将音乐纳入国家治理体系的决心,通过规范音乐制度,达到维护社会秩序、宣扬国家意识形态的目的。

在精神层面,“白雪”这一意象的运用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它象征着高雅、纯洁的音乐,与南朝“后庭花”所代表的靡靡之音形成鲜明对比。唐太宗试图以“白雪”意象清洗南朝遗音对社会风气的不良影响,进行一场文化消毒,重塑社会的精神风貌,使音乐成为传播正统文化、弘扬道德风尚的重要工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

相关小说

大明:如此贪的駙马,朕杀不得? 玄幻 /
大明:如此贪的駙马,朕杀不得?
今或古
3593287字07-30
第十三区的约定 玄幻 /
第十三区的约定
泽ZE
89655字07-23
此面向真理 玄幻 /
此面向真理
天峥百藏川
七八小说免费提供作者(天峥百藏川)的经典小说:《此面向真理》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
1359309字11-22
穿越,我能在古代和现代自由来回 玄幻 /
穿越,我能在古代和现代自由来回
花花爱吃大虾
七八小说免费提供作者(花花爱吃大虾)的经典小说:《穿越,我能在古代和现代自由来回...
468394字06-04
魔君与魔后的婚后生活 玄幻 /
魔君与魔后的婚后生活
西瓜真好吃
1231625字04-04
第四天灾:我的玩家会修仙 玄幻 /
第四天灾:我的玩家会修仙
太虚山的辅助
七八小说免费提供作者(太虚山的辅助)的经典小说:《第四天灾:我的玩家会修仙》最...
1161718字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