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忧心。”
皇帝听后,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说道:“武老将军出山,确实能让此事稳妥不少。
母后,您不必为儿臣的身体担忧,经过昊儿的悉心治疗,儿臣如今的身体状况已大为改善,和从前相比,有了质的飞跃。
这些时日,让母后您既为儿臣的身体操心,又要坐镇朝堂处理政务,儿臣实在是不孝,明日,儿臣就上朝理政,定要彻底解决武王之乱。”
太后凝视着皇帝,看着他精神抖擞的模样,听着他中气十足的话语,心中不禁泛起一阵恍惚。
仿佛一瞬间,那个曾经在战场上意气风发、所向披靡,从未尝过败绩的大虞王又回来了。
太后心里十分清楚,自己这个儿子极具才能与手段,若他真的全力以赴,十个武王也不是他的对手。
这些年,皇帝因王妃的离去,深陷痛苦之中,对朝政不闻不问。
如今,听皇孙说皇帝身体康复后,至少还能再统治大虞三十五年,太后心中满是欣慰,连声道:“好好好,皇帝能重振朝堂,这自然是大虞万民之福。”
然而,太后的脸色很快又变得忧虑起来,她再次叹了口气,缓缓说道:“还有一事,皇儿需尽快处理,如今才刚进入初冬,北方就已大雪纷飞。
今年夏天又遭遇大寒,多地粮食收成锐减,就拿昊儿曾经所在的凉州来说,大部分地区几乎颗粒无收。
虽然朝廷已经开展赈灾工作,但百姓们这个冬天依旧难熬,再加上武王叛乱,大军出征,粮草优先供应军队,北方大雪肆虐,必然会有很多人因此流离失所。
我们必须提前筹备赈灾粮,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皇帝听后,也是一阵长叹。
自古以来,天灾、粮食收成以及各地的赈灾问题,都是极为棘手的难题,却又不得不重视。
一旦处理不当,就可能引发民变,动摇江山社稷。
即便他身为皇帝,也无法凭空变出粮食来。
想到这里,皇帝陷入了沉思,一时之间,养心殿内的气氛变得沉重起来。
云昊在一旁静静地听着,很快便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
沉思片刻,开口说道:“父皇、祖母,我听闻大虞南方有大量耕地,且气候温热,一年可收获三季稻谷,如今若立刻播种赶在年底之前,能否缓解粮食短缺的问题?”
皇帝苦笑着摇了摇头,无奈地说:“南方的岭南地区,确实有大量耕地能实现一年三熟,也是我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