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不得,历史就已经发生了改变。
而伴随着历史改变。
自己先知的优势便没了。
这可不好。
不过好在是他多虑了。
泰昌皇帝朱常洛,果然当了一个月的皇帝,就挂了。
至于死因,这官府发的塘报,也没说什么?
反正现在是天启皇帝朱由校即位。
说明年便是天启元年。
只是这个皇帝,张觉民清楚,也就只有七年的时间。
过后便是崇祯了。
只是这天启刚刚即位。
为了应对这辽东的糜烂。
直接将辽饷的征收扩充到了关税、盐课以及其他杂项税银。
张觉民要是没记错的话。
大名鼎鼎的魏忠贤,此刻也应该要开始崭露头角了。
辽响的征收,是在万历四十六年开始的。
其实说起来,这也不能怪天启皇帝。
现在的朝堂上。
东林党做大,依靠着之前在争国本等事件中崭露头角,而到了这天启登基。
东林党人,叶向高、赵南星,杨涟、左光斗得到重用。
他们主张整顿吏治、加强边防、减轻百姓负担等,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
当然,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他们也在打击浙党、齐党、楚党等。
另外,天启皇帝,刚刚即位。
根本没话语权。
所以不得不开始学习他那位堂伯父,开始重用起了宦官。
只不过现在魏忠贤还不是司礼监的秉笔太监。
想要彻底乱起来,还要等一段时间。
张觉民也不急。
从延安府一路走来,他也看了许多、
普通老百姓过的穷困潦倒,各地官员粉饰虚张,贪官污吏横行霸道。
与其救,还不如破而后立。
想后世,十万清军入关,便能入驻中原。
可以想象,这百姓,对于这朝廷是有多么的失望。
······
夜深人静时。
驿站内。
一声急促的呼喊声响起。
“走水啦!走水啦!快来人啊!”
本来睡的挺香的张觉民突然被惊醒,一旁的李响也赶紧起身。
身旁不远处,朱成和和宋奇志,以及一众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