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中,在缺少食物的时候,哪怕是一胎的兄弟,也会互相残杀。
人类本质上也只是动物罢了,在院长所塑造的格局下,二十三位孤儿为了那所剩不多的资源拼命争夺。
而院长作为资源的真正掌控者,无疑是孩子们讨欢心的重点对象,谁能讨好院长,谁就能有更多的吃的,有更新的衣服……
正是因为如此,每一次媒体来采访时,院长的周边,总是挤满了叽叽喳喳的孩子,孩子们都很“喜欢”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就是院长的高明之处,他从不喜欢暴力,暴力在他看来,是最低级的手段,他更喜欢用人性的欲望作为丝线,掌握每一个人……
在一个群体中,既然有争相讨好的对象,那也就有被讨厌排挤的人物,孤儿院的二十三个孩子中,等级十分明显。
越是受到院长喜爱的孩子,地位越高,越大的孩子,越是有话语权。
孩子是一张白纸,染什么颜料,底色就是什么。
而院长从未教过他们尊老爱幼,院长无时无刻传达给他们的观念就是:
他掌握一切,只要讨好他,那就什么都有了……
孩子们对此深信不疑,毕竟他们吃的,喝的,穿的全是院长给的。
但童言来到孤儿院的时候,已经七岁了,他的父母对他很好,父母教他“仁义礼智信”,教他尊老爱幼,教他独立自主……
所以,年幼的童言,成为了孤儿院中第一个对院长所说的话表示怀疑的人。
当时院长听到这番话之后,只是眼神莫名的笑了笑,并没有多说什么,也没有去纠正童言。
毕竟他是这个孤儿院的王,其他孩子会帮他“纠正”童言,让他拥有一个“正确”的世界观的……
人性中有善也有恶。
孤儿们将所有的善都给了院长,而恶不可能一直压在心底,所以需要一个发泄窗口。
而童言作为来到孤儿院最晚,也是最小的孩子,还被院长所厌恶,毫无意外的成为了整个孤儿院中最底层的人。
毕竟僧多粥少的局面,每多出一个人,都会成为其余孩子的“敌人”。
童言想要融入他们,但是做不到。
因为孩子们需要树立权威,也需要欺负童言来讨好院长。
所以当童言吃饭的时候,他的饭会被其他孩子大摇大摆的拿走,他们耻笑童言,侮辱童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