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
在宴会的间隙,杨修笑着对张恪道:“今天是个好日子啊,如此良辰佳宴,又岂能没有好的诗词佐酒呢?张公子自小便有神童之誉,你的那些诗词本官也都曾拜读过,委实是才气过人,令人惊艳啊。今日佳朋满座,张公子何不当场赋诗一首,为今晚更添颜色呢?哈哈哈,诸位以为如何啊?”
话音一落,自有许多人跟着拍手叫好,纷纷鼓动张恪出手赋诗一首。宴会之上,这种事儿,倒也常见,不过在北方,文风并不兴盛,而且今日在座的,除了杨修、徐尚、杨博等寥寥几人懂得诗词外,其他的要么是军人、要么是武夫、要么是异族,对此倒确实是不太懂的。当然,这也并不影响他们跟着起哄的,反正是别人费脑筋,咱就是凑个热闹,到时候跟着大家喝喝彩就行了嘛。
盛情难却下,张恪倒也不好推辞,笑着站起来,抱拳一礼说了声:“那在下就献丑了。”说完,便直接走到宴会一角,此时素来喜爱此道的“百味香”老板杨博已经赶紧命人去取来了一张书桌及文房四宝摆好了,并亲自帮忙研起了墨。张恪向其点了点头,一边抓起一支笔查看起来,一边脑中思索开来。本来,明天便是中秋佳节了,原本倒是可以写首中秋诗词的,只是张恪之前已经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写了,毕竟珠玉在前,倒是不太想再写中秋了。只是,此情此景,又该写点什么呢?想起自己在此设立互市的最终目的,便是为了与北境各族止戈息争,共谋发展,同赴美好的未来的,于是张恪便提笔蘸墨写下了:
慎战诗
泽国江山入战图,
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
一将功成万骨枯。
这首诗只有几十个字,但从头至尾,所描述的景象却都极为悲悯和残酷,不过文字比较直白,倒是不难看懂的。而在场的宾客中,有武将、有武者、也有虎狼等异族,他们大多都直面过战场的。因此当杨博代为将此诗大声诵读了一遍之后,包括风清扬和月山在内,也都是能够第一时间便领略诗中所要表达和劝诫的“慎战”的中心思想的。
在宴会其乐融融的气氛之中,张恪却写下了这样的一首诗,老实说,并不应景的。然而,对于一直生活在北境内外的各个族群而言,这首诗却是能一下子打动他们的内心的。他们长期生活在战争的阴影之下,显然没有谁比他们更知道这其中的残酷的。这首诗对别人是警示、警醒,而对他们却是感同身受的生活镜像,真实到令他们窒息。
原本热热闹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