蓑衣钓叟飞剑半途突然觉得就此离开太冒味了。
久不在市井,这人情世故怎地就忘了呢。
不该,不该。
故而在鱼市码头等着徒儿一行船返。
为了在乖徒儿面前挽回些许好印象,当然重要的是徒儿小逸把那一网鱼都赠给了崔三娘,得陪伴一行才是。
徒儿得剑,崔三娘得鱼,双赢。
蓑衣钓叟陪同张牧之一道与船娘崔三娘来鱼档卖鱼。
不用崔三娘多解释,书生理解她孤儿寡母的不易,自己终究是路人过客,虽然摆摊儿能卖个高价儿,但不抵在有武馆背景的鱼档留个好印象。
柳家小哥手气好,不光网住一柄灵剑,还网到七八条名贵桂鱼,其中那尾铜钱斑桂肥硕不说还是条大公鱼。
武馆里每日挥汗锻体的壮实小伙吃一条都得流鼻血。
不得不说柳家小哥这运气让蓑衣钓叟知晓后都侧目相看,自家徒儿如此运势,天助我连山剑宗。
鱼市,大惠鱼档。
“草鱼十一斤六两,草鲫十九斤八两,石桂十五斤四两,铜钱斑桂三斤四两,鱼价看档牌...”
鱼档中收鱼过称的当堂伙计,每秤鱼都让崔三娘过目且大声唱名,要的就是童叟无欺的效果。
蓑衣钓叟伴随崔三娘一行来到大惠鱼档,要说别家鱼档认不出他说得过去,大惠鱼档里几个金阳武馆出身的青壮在瞅见蓑衣钓叟的身影时惊地睁大了眼睛。
反应最快的一位立马转身到后院报信大档头陈大年。
金阳武馆金馆主抽着水烟,瞅着不是亲生胜似亲生的好徒儿陈大年,心里却想着大野泽机缘一事。
要说就此死心是假的,可这机缘是可遇不可求的。
当年自己能以金刚伏魔拳突破先天,晋升宗师境时就明白,机缘啊,太难得了。
金阳武馆教授的精深拳法是金刚拳,而金云鹤练的是金刚伏魔拳。
为何?
金刚拳讲究力壮力大力猛,力气要大自然体格要健壮。
可金阳武馆的金刚拳谱到底还是残篇,心气儿高的金云鹤不甘心练个残篇,曾拜访不少名寺古刹,终不能如愿将拳谱补全。
当他心灰意冷返回清塘县坐船经过一渔村时偶发善心施舍给渡口一老丐一碗杂鱼汤。那花白老丐咕噜咕噜喝完满满一碗杂鱼汤,最后意犹未尽地舔了舔碗沿,推辞第二碗,反而给正喝杂鱼汤的金云鹤念了一段经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