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牧之看着她这般吃辣生怕弄得肠胃不适来。
修为在身咋啦?
肚子不舒服照样拉肚子。
“这麻辣鱼豆腐味道真不错,我们哪里为嘛没有这种吃法?”
一碗清冽淡茶足以消减嘴中麻辣余味。温仙子对这种街头小吃赞不绝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价贵,百姓们吃不起。”
“啊?吃不起?这才几文钱啊。”
“是啊,几文钱。我的温姐姐啊,麻椒辣椒在这里是稀松平常的佐料,甚至好多海岛上尽长这种香辣辛料,品类繁多,货值低廉,连百姓都能吃得起。我们那里虽有辣蓼茱萸等辣料调味但终究不及辣椒的辣味正,即使移植过去的辣椒味道比之逊色些。楚商呢,他们贩卖的辣椒要是廉价到百姓皆能食的话,何至于兰阳郡主的婚使团来这么多人。”
张小郎君从豆腐汤里的一根小辣椒上升到了民计民生。
“哦?你是说。”
温仙子看张牧之的眼神忽地迷恋又多情,眼睛不带转的,就是喜欢青郎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呸呸,一本正经的说话,样子真好看。
身为江湖儿女的温仙子一向对朝廷官府“另眼相待”,没想到兰阳郡主远嫁楚国的背后还有这么多绕绕,桩桩小事都能涉及万千民计,青郎还厉害呀。
“不光涉及民生的吃的,还有穿的用的,甚至金银铜铁等矿藏。百壑山新归疆域,那里埋在地下的矿藏急需要开采冶炼,一句话,我们很需要楚国的帮忙。”
张牧之可不是死读书的酸臭书生,而是能提出“振兴陇西,以胡制胡”大策的国之英才。
婚使团蔡大使虽无明言机要,但一些口风还是能给张副使漏几嘴的,届时与郢都诸多权贵“讨价还价”到僵着时免不得让张副使等这般年轻才子出马缓和,不是外人呐。
可能张小郎君不知朝中几位大佬的底线,反正蔡大使是捂着耳朵听的。
事若必要时可以容许楚国权贵“逼婚”。
高文彦等人皆未婚娶,连后补的出身名门的冒牌才子使团同样,皆是未婚男子。
此举背后足见朝廷之“深谋远虑”。
不过还是张小郎君技高一筹,温舒瑶自个儿跑来伴游楚国,无形中给张小郎君阻挡了暗中一枪。
正在书生轻声给温仙子讲这民计民生大事时仁芝堂柳郎中家的老仆打茶馆街口路过。
“看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