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难得良药,物稀为贵,可谓是贵稀宝药,货价堪胜百年药力的野山参。
。。。
三河镇外驿道上。
过往行旅瞅见一行奇怪组合,一书生有驴不骑,一道人有牛不骑,额,算了,那牛瘦骨嶙峋的,走路直打摆子,别说骑了,能走几步已经尽力了。
驴背装着不少货,走在两人前面,瘦弱老牛走在中间,最后“压阵”的是书生和道人。
这奇怪组合正是麻子一行。
“正如道长所言,这牛宝取了牛还能活?”
麻子当然察觉出病牛的不对劲来,至于究其根底那就不知其详咯。
“当然,贫道那位好友医术了得,略懂劀术,寻常取牛宝必定杀牛剖腹,若让那老友取宝,只需在迷晕病牛在其腹中剖开个小口,探囊取宝即可。”
明心道长知道病牛的异状瞒不过这位张小郎君,索性直言相告。
“怎么,张小友可有意同贫道见识下那老友的精妙劀术。”
道长瞅见麻子目生新奇。
“求之不得,不过。”
“顺路,顺路,并无耽搁小友行程。”
“既然如此,且去见识见识。”麻子轻笑一声回道。
一道回忆涌上心头。本是赤脚大夫的廖爷偶尔也客串一回兽医给乡亲家的猪骡看病,麻子那时候年纪小也跟着去见识过,不过都是小病疮还不至于剖腹啥的。
论剖腹手法熟稔还不如一个劁猪匠呢。
说起那劁猪匠,麻子突然心底发笑。记得有次廖爷突然兴起客串一回劁猪匠给乡亲家里的小猪崽去势,不慎被猪尿滋了一脸,当时他也在围观,差些被喷到脸上。
哎,也不知王小胖和王二狗现在咋样了,廖爷有没有狠狠地“调教”他俩。
岁月似梭啊,转眼间离家三年有余,估计大哥家的娃娃都会叫叔叔了吧。
颍州榆林县南溪镇。
一条宽约十丈的小河横在眼前,本由山间小溪汇聚而成河,因出自山南,故名南溪河,是颍河支流的支流,水面不宽但水势缓缓,水面能行得小型货船,因水草丰茂,河岸芦苇丛丛,鱼虾鸟兽得此繁衍昌盛。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多山多林,山水兼有的南溪镇靠的便是山林出产的山货养家糊口。
一座因山货汇聚而繁荣的小镇就在南溪边上。
榆林县几乎是在广袤树林里开辟的人居之地,林木繁多尤以桑柳榆为最,故而盛产蕈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