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是暗叹一声。
\n
这哪里就能算得上什么高见了,但凡侄儿多些头脑,都不用把话说这么明白,他也该自己领会出来。
\n
可惜当年,吐蕃封段忠为“义王”之后,使段忠自觉锋芒太盛,故意把自己的子侄辈,往那种有勇无谋的路子上培养。
\n
南诏先王,果然因此对他段家比较放心。
\n
段茹素,少年时明明也是很有心计的一个人,在子侄辈中最被看好,奉命装成有勇无谋,装了这么多年,把自己也给装进去了。
\n
难道真是脑子常年不动,就会觉得不要脑子更舒服吗?
\n
段忠这几年,每每觉得家里后继无人,只能寄希望于重孙辈,就对南诏王室多出一份怨恨。
\n
若非当年忌惮王室,何至于把家里教成这个样子?
\n
段忠有时念静心咒,其实只是想用佛法告诫自己,不要对这些愚鲁的子侄苛求太过。
\n
至于当年,是吐蕃故意加封,让南诏君臣离心这件事。
\n
段忠倒是没有太过记仇,反而觉得,那是当时霸主该有的一种城府、一种风范。
\n
唐人迁徙来、被掳来之后,虽为南诏繁荣出了大力。
\n
但段忠一向觉得,唐人那种明明也因霸道而自豪,却又希望内用圣道,仁德抚育,与民休息的风气,是一种举棋不定的庸俗心。
\n
欲求霸业,自然纯以霸道为佳。
\n
霸道若不善养民,那就向外掠民,反正唐人特别好用,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n
南诏在先王时的鼎盛之兆,不也是靠结交吐蕃,借鉴其法,掠民所得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