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窃议论。
\n
王府内的气氛非常压抑,充斥着分崩离析前的绝望。
\n
赵颢在汴京城像没头的苍蝇,急着到处托人。
\n
赵孝骞仍独坐在他的院子里,盘腿盯着桌案上的一炉檀香发呆。
\n
他在努力梳理整件事的脉络逻辑。
\n
赵颢两条罪名,结交外臣和妄议国政。
\n
“结交外臣”应该是其次的,范纯仁是宰相,身份显赫,寿诞之日登门贺寿的宗亲绝对不止赵颢一人。
\n
御史单拿赵颢开刀,说明所谓的“结交外臣”只是一个表面理由。
\n
麻烦的是赵颢还填了一阙《西江月》作为寿礼,范相公还回了一首以和之。
\n
这个年代但凡读过书的,多少都会填一两首词,这个不稀奇。
\n
赵颢虽然是个大胖子,但从小接受的可是皇室精英教育,填词对他来说很轻松。
\n
至于为何赵颢的作品在千年后不见流传,……当然是文采平庸,泯于历史了。
\n
同样是做菜,会做番茄炒蛋和国宴名厨是一个概念吗?
\n
现在的赵孝骞缺少太多信息,他需要知道赵颢那首《西江月》和范相公回礼的《西江月》的具体内容。
\n
其次是“妄议国政”这条罪,根本原因在于赵颢给官家上的奏疏,明明是再普通不过的贺官家亲政的马屁奏疏,怎么就成了“妄议国政”?
\n
所以赵孝骞还需要知道那道奏疏的具体内容。
\n
这事儿找别人没用,赵颢是最清楚的。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