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
\n
上回两人对餐小酌之时,诺颜台吉向他隐晦透露,鄂尔多斯部无争雄之心,有止戈之意,不过是迫于形势。
\n
虽然诺颜台吉言辞隐晦,并无直接坦诚心意,但贾琮却能清晰品味,这是对方一种试探。
\n
俗话说兵不厌诈,贾琮暂时无法肯定,这是否为鄂尔多斯部真实述求。
\n
但鄂尔多斯部与土蛮部安达汗,在南下用兵一事,存在意见相左与分歧,却是显而易见的。
\n
一人十指尚有长短,残蒙三大万户部落,各自掌控数万部民,麾下皆有数万草原精骑。
\n
他们为了求图生存,各有自己的打算和意向,这是太正常不过的事。
\n
要说三大部落数十万人口,个个都如安达汗这般野心勃勃,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n
大周九边重镇虽重兵待戈,只怕也早就杀伐连天,战事糜乱,难以坚守。
\n
就像贾琮在奏本中所言:破敌之盟,削敌之锐,兵马未动,已胜千军。
\n
两邦大战之前,即便无法个个击破,施以良谋,诱之以利,导其绥靖,分化其力,却是大有可为。
\n
加之今日早朝之上,大周内疆形势不容乐观,江南之地盐枭施虐,盐税收缴受阻,江南赋税蓄力不足。
\n
河北、山西等地紧邻九边重镇,两地寒灾爆发,民心骚动,一旦失控,边疆重镇腹背堪忧。
\n
朝廷对此两地赈灾安民,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n
残蒙如在九边挑起战端,即便战之能胜,粮草兵员消耗糜巨,赈灾之举便会捉襟见肘,后患隐祸难以预料。
\n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