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一甲三人,出席大多数场合,都是引人注目的角色,光彩耀眼自不待言。
\n
但是一旦进入翰林院,外头的行情,在这里却是行不通的。
\n
因但凡每届春闱一甲三名,都会指定入翰林院历练为官。
\n
所以这等清贵之地,外头被恭维成文曲下凡的状元榜眼,在这里宛如过江之鲫,如同不值钱的大路货……
\n
文华精英云集的翰林院,没有状元榜眼探之流,就要高人一等,要被人特别尊重的规矩。
\n
在这里新科进士最不起眼,一个资料较深七品翰林检讨,对从六品新科状元呼来喝去,是常有的事,旁人也不以为奇。
\n
所以,状元张文旭和探陈启瑞,在入职翰林院之始,科场上耀眼的光环褪去,很快的泯然众人。
\n
虽然这对他们来说,多少有些失落之感,但这是翰林院中常情,他们只能去尽量适应。
\n
就在张文旭和陈启瑞,在七品翰林检讨指导下,着手最基础、最繁琐、最简单的翰林文书之务,忙碌到脚不沾地。
\n
作为榜眼郎的贾琮,却是完全不同的境遇。
\n
他入值翰林院的首日,没有不长眼的检讨,会对他大呼小叫。
\n
他被很快请进自己的官廨,翰林学士葛宏正百忙中抽出时间,召集翰林院主要官员,向他各自引荐。
\n
葛宏正之所以对贾琮这般看重,也算早有前因。
\n
但年贾琮乡试之时,写出那篇士人明德不振的策论,其中士人立心之言,已成学人治学立志不易真法。
\n
当时葛宏正读了这篇乡试策文,极其赞赏,深感贾琮卓异之才,曾上奏让贾琮入翰林院任七品典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0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