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儿来啦!”
此时陈家,陈秀秀的父亲陈德明,母亲周氏刚刚午休醒来,正坐在炕上一边唠嗑一边发愁。
“海生都二十了,眼瞅着这过了年就二十一了,我前两天托人给说的那个姑娘,人家要二两银子的彩礼······”周氏怀里搂着小孙女儿,一脸的愁闷,满脸的皱纹显得格外苍老憔悴。
陈德明靠着墙坐着,一边摁着自己犯了寒症的右腿,一边叹了口气:“唉,柴火现在也不值啥钱了,人家城里人都在烧炭,水生他们一个冬天也才卖了一百多个钱,多亏山里今年还算争气,正好碰上外地来了个收山货的,价钱给的还算公道,这才卖了几百个钱,加上家里这些年攒的,应该也够了吧?不行就卖些粮食,咋地也给老二弄个媳妇,然后就是老三,他也到岁数了······”
周氏没有说话,只是愁苦的搂着孙女,眉头皱的紧紧的,绞尽脑汁在想从哪里弄出钱来。
不怪他们夫妻发愁,实在是两个儿子都到了说媳妇的岁数了。
陈家其实是南方人,当年发大水实在是活不下去了,陈德明这才带着父母家人一路往北逃难,最后在洼里村定居下来。
陈家总共有五个孩子,老大陈水生今年二十八岁,娶的媳妇还是当年逃难时救下的一个孤女,这才没有打光棍儿,现在好歹也有了三个孩子了,算是最省心的。
老二就是陈秀秀,是他们唯一的闺女,当年打听着傅家是个过日子的正经人家,陈德明这才托人说和,最终将闺女嫁了过去,这是陈德明最得意的一件事,因为秀秀别看身子壮实,但却没啥心眼儿,说她傻吧,她有时候还挺聪明的,说她不傻吧,但她脑子里总是缺根弦,能找个这样的人家,也算对得起她了。
虽然傅家日子过得也不富裕,但也有十几亩地,这可是立家的根本。
她是家里的长媳,将来老人没了分家,她也拿大头儿,姑爷也是个老实本分的,不弄别的,光侍弄那地日子也不会差到哪儿去。
他不求闺女回报,只求她们一家过得好就行了。
在乡下论排行闺女不算,四个儿子老四今年十四还小,但老二和老三的亲事却让他们夫妻愁的不行,老二海生今年二十岁,老三涛生今年十七岁了,却连媳妇的影子都没有呢。
其实村里光棍儿也不少,还有比他们年龄还大的,也没能娶上媳妇,主要是洼里村太穷了,谁家的闺女敢嫁到这里来?可作为父母,他们不得不精打细算,省吃俭用,给儿子们混个媳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