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杨祎认为自己上大学了,而且离得又比较远,父亲应该会按月给自己打生活费,但那真的是她认为的,一个月后,杨祎去查自己的生活费,他发现怎么会这么少,根本不够一个月的花费,她立刻打电话给自己的父亲询问:是不是打错生活费了,电话那边,父亲平静的告诉她,已经第二个月了,大的开销在第一个月都已经支出过了,之后应该不会在有过大的花销了,而且她才十八岁,根本不会计划自己的日常花销,所以,从这个月起,父亲会按星期给她打生活费,万一有紧急事情需要用钱,现在转账是很方便的,只需要给他发一条微信,他立即就会把钱打过来,这样作可以帮她学会计划金钱,不会胡乱花钱,防止手头因为有余钱而控制不住自己在平时乱花钱,月末又要他在多打钱给杨祎,那一刻杨祎终于知道了为什么父亲在上火车之前一定要去学校的食堂看一次,那时候杨祎还感动父亲这么关心她之后的吃饭问题,原来是她错,父亲是去餐厅看饭菜的费用,还拿着小本子在几下饭菜的价钱(这个本子是杨祎有一次回家无意间在家里看到的),之后杨祎的父亲按照饭菜的价格及杨祎的饭量算出每个礼拜杨祎可能花费的钱,父亲真的不负他数学老师的名号,每个礼拜给杨祎的钱,除过吃饭之后连五块钱的盈余都没有,也就是那个时候,杨祎知道了:父亲在有钱,自己在怎么争气,父亲也不可能毫无保留的在经济上支持她,毕竟老家还有自己的侄子需要补贴,母亲那边就更不要想了,她娘家的那些个兄弟姐妹,侄子、侄女某些时刻也是需要她的支持;所以,要摆脱这种手心向上以及不正常的家庭氛围,唯一的方法就是要靠自己。
现在回头想,应该从上大学开始,杨祎的人生就向好的方向在发展,虽然她没能上到好的大学,也不是什么好专业,但她的学校却处在了一座经济发达的城市,平常兼职的工作还是很多的,经过一番思量之后,杨祎为自己的未来发展作了一个简单的规划,首先她意识到:自己并非名校毕业,之后想找一份高薪水的工作基本不可能,如果自己在不认真规划一下大学的生活,可能大学毕业了,还是要靠父母的力量来帮她找工作,之后自己的薪水也未必自己可以做主,所以必须要从学校就开始为自己未来努力,第一步自己的经济先独立起来,毕竟基本的生活费,父母还是愿意给她的,那么之后挣的钱就可以存起来当做毕业后的启动资金,而且还在大学期间还有时间可以考虑毕业后是考研还是直接工作,订好计划后,杨祎就开始行动了起来,从第二个月开始,除过学校的学业之外,杨祎开始了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