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15日,上海卓氏大厦顶层会议室。
卓西度的手指轻轻敲击着红木会议桌,目光扫过在座的十二位事业部总裁。窗外陆家嘴的灯火透过落地窗映在他轮廓分明的脸上,勾勒出眼角的细纹。四十九岁的他比实际年龄看起来年轻至少十岁,这得益于去年上市的"卓氏因子-青春版"。
"从今天起,集团战略重心转向'卓联'芯片的商业化。"卓西度的声音不高,却让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元宇宙事业部打头阵。"
廖琪男扶了扶眼镜,虚拟世界事业部总裁的西装口袋里永远别着三支不同颜色的触控笔。"我们已经在'卓界'元宇宙中开发了专属接口,植入芯片的用户可以获得0延迟交互体验。但目前用户接受度..."
"先从职业玩家开始。"卓西度调出一组全息数据,"全球电子竞技市场规模去年达到32亿美元,顶尖玩家愿意为5毫秒的优势支付上万美元。卓联1.0能将神经反应延迟降低到0.3毫秒。"
财务总监林小芸轻咳一声:"芯片植入手术定价多少合适?成本是3800元。"
"首期免费。"卓西度的话引起一阵骚动,他抬手示意安静,"我们要的是市场份额,不是短期利润。苏院长?"
苏秀娟调出西度学院的临床试验报告:"经过847例志愿者测试,芯片植入后不良反应率仅0.12%,主要是轻微眩晕,24小时内自行缓解。"
会议持续到深夜。散会时,卓西度叫住了妻子苏晚晴。作为集团副董事长兼光刻机事业奠基者,她刚刚结束在荷兰ASML的季度审计。
"然然今天又问我纳米生命的事。"苏晚晴将一缕黑发别到耳后,那里已经植入了一枚米粒大小的芯片,"他总觉得我们在隐瞒什么。"
卓西度望向窗外黄浦江的夜色:"傻妞说那些纳米单元已经进入休眠状态。有时候我在想,我们是不是打开了一扇不该开的门。"
"但已经回不去了,不是吗?"苏晚晴轻触耳后的芯片,一组全息报表立刻浮现在空中,"自从DSCP网络建成,人类文明已经走上新轨道。"
三个月后,深圳电竞嘉年华现场。
二十岁的职业选手王星成为首个公开接受卓联芯片植入的普通人。直播镜头前,医疗机器人用激光在他耳后切开2毫米的微创口,将芯片植入皮下神经丛。整个过程不到五分钟,连创可贴都不需要。
"感觉像...多了一只手。"王星对着麦克风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