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海沟中,即使爆发核战争也能保证网络存活。"
卓然出神地望着数据流在空气中舞动,不自觉地伸出手。令人震惊的一幕发生了——那些光流如同有生命般缠绕上他的手指,形成新的拓扑结构。
控制台突然警报大作,马明远从监控屏前跳起来:"天啊!他刚刚优化了整个亚洲区的数据路由,延迟降低了15%!"
卓西度与傻妞的全息影像对视一眼。这个在重生前世界线中从未出现过的现象——人类与AI网络的深度共生,正在他儿子身上成为现实。
"爸爸,"卓然突然转向他,眼睛反射着数据流的蓝光,"有人在偷看我们。"
没等卓西度反应,安全系统已经锁定一个异常数据包——它伪装成挪威气象站的观测数据,实则正在测绘湖底设施的结构。
"军事级量子探测。"傻妞瞬间分析完毕,"信号特征匹配DARPA'奥林匹斯项目'。"
72小时后,五角大楼
国防部长看着卫星传回的实时画面:青海湖面风平浪静,没有任何异常。但三个小时前,他们最先进的量子探测卫星捕捉到湖底突然出现一个巨大的能量峰值,随后所有信号消失得无影无踪。
"先生们,"他转向满屋将官,"我们面临一个严峻现实:卓氏集团的技术领先可能不止五年十年,而是代差级的。那个所谓的'湖底数据中心',很可能是个幌子..."
他的参谋长递来一份刚解密的文件:"北京线人确认,卓西度有个十四岁的儿子,据说能'与机器对话'。DARPA生物武器局建议将其列为最高优先级研究目标。"
文件最下方盖着鲜红的"奥林匹斯绝密"印章,行动计划那栏写着令人不寒而栗的简单文字:必要时实施非自愿征用。
同日傍晚,上海卓氏医疗中心
苏晚晴盯着儿子的脑部扫描图,手指不受控制地颤抖。图像显示卓然的神经网络呈现出一种前所未见的拓扑结构——既符合人类神经生物学特征,又兼具量子计算机的并行处理模式。
"这不可能..."她喃喃自语,"除非芯片植入后引发了某种..."
"进化。"傻妞的全息影像完成补充,"夫人,您儿子的神经突触正在形成与DSCP网络同构的联结模式。这不是病理变化,而是...升级。"
苏晚晴猛地抬头:"你早就知道?"
"从他在青海湖的表现推测而来。"傻妞的影像罕见地出现波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