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我知道。"卓西度微笑着说。
就在这时,韦国强匆匆推门而入:"老卓,出事了!"
他手里拿着一份刚出版的《华尔街日报》,头版赫然印着摩托罗拉与日本尼康达成战略合作的消息,标题是《美日巨头联手,欲垄断下一代光刻机市场》。
卓西度快速浏览了报道,脸色逐渐阴沉。文章引述摩托罗拉法务总监卡尔松的话:"中国企业缺乏核心技术积累,只能通过收购获取二手技术...我们与尼康的合作将确保西方在半导体设备领域保持至少十年领先优势。"
"这个卡尔松,"韦国强愤愤地说,"明显是针对我们!"
苏晚晴接过报纸,仔细阅读技术细节部分:"他们在加速极紫外技术的研发...这比我们的计划提前了至少两年。"
卓西度走到窗前,沉默了片刻,突然转身:"改变计划,我们也要提前。晚晴,我要你在一年内拿出深紫外样机,三年内突破极紫外技术。"
"这不可能!"苏晚晴脱口而出,"光是光学镜片的加工就需要..."
"追加投资,"卓西度打断她,"要多少钱都给,要什么人我都去挖。不惜一切代价,必须赶在他们前面!"
苏晚晴第一次见到卓西度如此强硬甚至有些专横的一面。她皱起眉头:"西度,科学研究有它的规律,不是光靠钱和决心就能..."
"在中国科技史上,"卓西度声音低沉,"有多少次我们因为'不可能'三个字而放弃,最终处处受制于人?这次不一样,我们必须赢!"
会议室里的气氛骤然紧张起来。韦国强识趣地退到一旁,而苏晚晴则站得笔直,眼中闪烁着倔强的光芒。
"如果你要的只是一个盲目执行命令的技术主管,"她一字一句地说,"那么你找错人了。科学需要实事求是,不是豪言壮语。"
卓西度愣住了。没有人敢这样当面反驳他,即使是韦国强这样的老友。但苏晚晴眼中的坚定让他意识到,他不能像对待其他员工那样对待她。
沉默在三人之间蔓延。最终,卓西度深吸一口气:"抱歉,我太激动了。晚晴,你说得对,我们应该尊重科学规律。但时间确实紧迫,你有什么建议?"
苏晚晴的表情缓和下来:"我认为应该双管齐下。一方面加快深紫外光刻机的国产化进程,另一方面...我建议去请我的博士导师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