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一把火后,才扬长而去。
而更麻烦的是东城。
未时,一支不明来历的难民队伍,自城外涌入。
说是山上下来的受灾户,要进城寻亲。
可刚入城门,就有两人拔刀砍伤守卫,随后趁乱逃入坊间。
城防司初步清点,这批人虽只百余,但分批进入,分头行动,根本无法控制。
更诡异的是,他们入城后第一件事不是找粮,而是烧了一间药铺。
街上百姓吓得四处逃窜,有人高喊“反了!”也有人直接丢了包袱往外逃,甚至连衙门口都出现了跪地上访、喊冤请命的队伍。
晋阳一夜之间,民心动荡。
小乱不断,大乱将至。
到了傍晚,西庙门前,已经聚满了请愿的百姓。
说是要钦差主持公道,要让官署给百姓一个说法。
……
“官府不能装聋作哑了!”
“粮呢?不是说粥棚发米?人呢?米呢?!”
“让钦差出来说话!让知府出来!”
“咱们不走了,今晚要是没人出来,我们就睡在庙门口!”
上千百姓挤在西庙门口。
那种焦躁、愤怒、茫然交杂的氛围,活像一锅已经烧滚了的粥,一点风就能溢出来。
“……李兄,你看,百姓乱了。”
庙内。
赢高治隔着窗户,一边看着庙外的情形,一边轻声说道。
此时,赢高治的脸上已经没了心底那股莫名的,被误会的委屈和愤怒,反而带了几分深刻的悲悯和怅然。
往日里,他总觉得,这世间最让人无语的,便是这些被几句流言便搅得人心惶惶的百姓。
听风就是雨。
谁煽动几句,就一哄而上。
三人成虎,五人成灾。
连真假都不分,便开始满城喊冤、打砸抢烧。
他们不辨是非,不问缘由,甚至连什么叫局势都未必能明白。
他也常听赢世民讲。
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百姓眼界浅、认知低,讲不清什么大义,也分不清真假对错。
所以要靠朝廷引导、靠礼法束缚。
赢高治以前对此深信不疑。
可现在他终于明白,这些所谓愚民,其实不是蠢,不是坏,更不是贪婪,而是太苦了。
苦得一辈子只盼着一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