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明攥着半截断裂的念珠,跌跌撞撞冲进月洞门,袈裟在穿堂风里猎猎作响。
他绕着九曲回廊疾走,枯瘦的手指时而贴紧雕花窗棂,时而探向梁柱缝隙,浑浊的眼珠几乎要瞪出眼眶。
可无论如何屏息凝神,那股若有似无的妖气总在鼻尖消散,唯有檐角风铃叮咚,惊起满院梨花如雪。
宋青云追得气喘吁吁,正要开口相劝,忽听正厅传来环佩叮当。
满头银发的杨氏在胡媚娘的搀扶下缓步而出,鬓边珍珠步摇随着动作轻颤。
她望着慧明的刹那,手中的绣绷“啪嗒”坠地,而慧明踉跄后退半步,禅杖“当啷”撞在青石阶上——那双浑浊的眼睛里,竟泛起二十年前破屋中,少女捧着热粥时的泪光。
杨氏瞪大了眼睛,不可思议的看着眼前的慧明,嘴唇在不断的哆嗦,似乎有什么话却又说不出来。
慧明却是急匆匆的向宋青云施了一礼。
“阿弥陀佛!贫僧鲁莽,不小心冲撞了贵府女眷。实在是罪过,罪过。也许是贫僧老眼昏花,昏聩无能,实在是得罪了。”
说着,慧明脚步匆匆,像一阵风一样离开了宋青云的府宅。
杨氏看着慧明远去的背影,感觉到一阵天旋地转,竟然跌倒在地,晕死过去。
宋青云急忙抢步上前,把杨氏抱起来,放到内室榻上。焦急的大声呼喊。
“娘!娘!你怎么了?你不要吓孩儿啊!”
宋青云急的眼泪都淌了出来,穆雅一个箭步冲入房中,看到这般景象,又一个箭步冲出房外,只是在半空中留下一句。
“我去请郎中。”
胡媚娘在一旁给杨氏盖好被子,细声细语的劝道。
“婆婆突然这个样,想来是和那个和尚有关。相公莫急,等郎中看过婆婆之后,再做定夺。”
时间不长,穆雅把郎中请了回来。当中看到杨氏这个样子,也是紧锁双眉。
待其仔细检查过后,郎中这才说道。
“老妪夙昔劬劳,胼手胝足,积年操持家计,气血暗耗。迩来骤遭惊怵,情志激荡,如摧枯木,似折危梁。
风邪乘虚而入,内扰五脏,致神思恍惚,形神衰惫。医者诊之,谓乃劳损根基,复加暴惊,阴阳失和,营卫乖舛。
非朝夕可愈,宜幽居静养,屏绝纷扰,调摄情志,缓进温补之剂,假以岁时,方冀气血渐复,形神渐安。”
穆雅一脸诧异的与胡媚娘对视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