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随着南阳各县逐渐开窖取冰,百姓们的情绪得以安抚,但这不是长久之计,冰块迟早有耗尽的一天。
宋应知思来想去,决定再次应征徭役,开渠引水。
在原来的世界,新中国成立后,就曾在南阳淅川县建造亚洲最大的人工淡水湖,实现“南水北调”工程。
要说南阳内地虽遭遇旱灾,但幸运的是周边流经多条大河。
丹江属于汉江的一大支流,虽只有一小部分流经南阳淅川县,但这个位置恰好是原来世界里,人工湖的位置。
建堤筑坝的工程量太大,宋应知只能舍大取小,决定在丹江与沘水河之间修出一条人工河。
丹江地处南阳西面,沘水处于南阳东面,若在两条河流之间开凿出一条人工河,刚好可以自西向东贯穿整个南阳地界。
如此,不仅能解决内地百姓们的饮水灌溉问题,还能解决沘水断流带来的影响。
旱灾来临,让百姓们被迫逃荒的根本原因就是水和粮食。
现在有冰窖,百姓暂且还能镇定,一旦地里的红薯开始枯萎,百姓没了盼头,就会出现大量流民。
这时,面对的一大问题就是开仓赈民。
随着难民增多,各种瘟疫疾病随之而来,到时候的场面即便是北夏士兵来了也很难镇住。
所以,与其坐等情况恶化,还不如从一开始杜绝这个现象。
思及此,宋应知决定再开徭役。
回南阳府城的第五天,城中百姓再次被新张贴出来的告示给震惊住!
“什么?!又要应征徭役了?!”
这天,城中一位居民如平日里一样,一大早来城门口等待官府发放冰块,不想竟听到这样的噩耗!
“现在吃都吃不饱,哪来的力气服徭役啊……”
人群中很快有人抱怨道。
“你们先别急,这告示下面还写了,徭役虽然是强制性的,十五岁到五十岁的男丁都得去,但是男人们只要去了,不仅免费提供一日三餐,还给家里多提供一块冰!”
此话一出,众人转悲为喜!
“真的?!一天三顿饭?还有冰块领?!”
虽然没有工钱,但有饭吃啊!
现在南阳的粮食比金子还贵,为了省下粮食,好多家里一天就吃一顿。
“一天三顿饭,就是知府大人不强行征徭役,我也愿意去,能省下不少粮食呢!”
“是啊是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