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直整个人都要熏成桂花味的!
即便他不是个嗜甜的,此时也是完全停不下拿花糕的手!
更别说那些才进庄子的丫鬟、婆子,有的更是吃到哭起来。说自己这辈子就没吃过这样好吃的东西,今日吃到这花糕,就算是明日立刻死了,也值了!
后头第二日清晨,姜铃带着剩下的花糕去了长生观。
观外的山脚下,很是繁华。
来上香点灯的人多了,自然有不少的摊贩聚在这儿吆喝。或是卖胡饼、或是卖羊奶,好不热闹。
姜铃也跟着人群,略微买了些吃食。
但胡饼不够呛,羊奶又太腥,这些小食虽然新鲜,但姜铃吃着终究还是感觉少些滋味。
不像阿爹教姜铃做饭时,会放许多的木姜子,还教着用些姜、蒜,炒制提香。
哪个厨子不偷吃?原身的姜铃在灶上忙活多年,自然也养刁了一根舌头。连带着现在的姜铃,也变得嘴刁起来。
拾阶而上,姜铃也在观前投了香火,随后提着花糕往里头走去。
只是这外头人多,不多时陪她同来的婆婆丫鬟就被挤了出去。
见着这样,姜铃也不着急,只是隔着人同她们说了,等会儿在山下卖胡饼的摊上等她。随后,她就跟着人流上了山。
观里点长生灯的人很多,姜铃寻了许久也没找到空处。手上的花糕样式繁复,若是放在这里被挤着坏了样子了,倒是可惜。
于是姜铃就问起了观里一个小道士,看看哪里还有空位,能点灯、放花糕的。
小道士给她指路,说是离这不远的后院里,还有空位置。
“不过善信要小声些,后头住了居士,最不喜欢闹声。”
“您点完了,得赶紧出来,切莫让人看见。”
听见这话,姜铃赶紧拿了个花糕谢过小道士,随后便抬脚往后头走去。
走过一条小廊,姜铃才看见后头的院子。
外头的庙里很是热闹,不过后边的院子却是安静。因记着小道士的话,她行走时极轻声,小心翼翼地越过一间厢房,随后才去点了灯,在灯下她小心地叠着花糕供奉起来。
花糕刚刚摆完,她一起身就发现身后一个眉头有颗红痣的老道姑,拿着签筒朝她走来。
“善信,既然有缘来此,不如抽一签问问因果?”
听见这话,姜铃微微一愣。
而这屋子里除了这个老道姑就是她,姜铃自然晓得道姑这话是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