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自登基以来,夙兴夜寐,殚精竭虑,以安黎庶兴社稷。
然天有不测,朕忽染沉疴,暌违朝堂。
值此社稷重任在肩之时,为免政务壅滞,贻误国事,特敕命:
太后德高望重,夙娴礼法,慈惠仁明,着令总摄朝政,太傅王永年,御史中丞司徒清和,尚书令罗可进辅政,诸臣当恪尽职守,悉心襄赞。
凡军国重务、民生大计,皆禀明太后,会同三位大臣详议,拟定章程,候旨施行。一应奏章文书,由司礼监呈递太后披阅,朱批裁定。
尔等诸臣须同心协力,恪守臣道,不得怠忽职守、擅专擅断,务必使朝纲整肃,百业安和。待朕疾愈,再亲理万机。”
小影子念完圣旨后,跪在地上的大臣们纷纷抬头,一时之间议论纷纷。
“陛下,昨日还好端端的,今日怎么会忽然病得这么厉害?”
王老太傅颤着声音开口。
“太后娘娘,老臣实在是挂念陛下的身体,为何会忽然如此的病重,竟然到不理朝政的地步。”
太后闻言也是叹了一口气。
“哎,此事还是要怪哀家。”
“昨日哀家得知了顾瑾希就是哀家重孙的事情,颇为生气,便说了陛下几句。
没想到陛下竟然就跪在了地上请罪,刚好就赶上下雨,陛下这一跪便也生了病,发了高热,竟一病不起。”
“太医说,陛下是因为接连失去双亲,又连日劳累,心力憔悴,这才一病不起,若是想要养好身体,必须要静养。”
“所以,陛下跟哀家商议了,便先由哀家带着太子和三位大臣一起处理朝政,让陛下养好身体,等陛下的身体恢复后,定然会回归朝堂的。”
太后说完,大臣们连忙跪下,不再质疑。
但是,下朝后,大臣们要么聚在一起,要么回到府中,开始揣摩此事。
毕竟,此事非同小可。
不过,大家都认为是太后跟沈鹤川的政见不合,想要把持朝政。
更有别有用心者,开始蠢蠢欲动。
而此时的沈鹤川却已经出了天都,朝着大齐的方向去了。
此时的沈鹤川躺在马车里,剧烈地咳嗽着。
外面的天机满是担忧。
“陛下,您现在还发着热,要不要先休息一下?”
沈鹤川摇头。
“不用,先赶路要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