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免不了心生好奇。
“侯爷请便。”
李白向来随心写诗,兴致来了一日十几首也行,而且他对自己的诗有自信,没什么不能看的。
而事实也正如李白所想,李白的这些诗虽不能说各个流芳百世,却也多有惊艳之处,偶尔也会有几首让人惊叹不已,尤其是……这一首……
他写的是……
我?
瞧着这张薄薄的纸,看着里面明里暗里的夸奖,她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了,很是怀疑这是不是自己。
明瑶匆匆往后翻了翻,写她的,又是写她的。
每一首都要夸她一夸,从选拔人才的任人唯贤,再到领兵出征意气风发,又说指挥战场镇定自若,乘胜追击的豪情……
她自己都没发现,自己这一路竟然是这么厉害吗?
“太白先生,这诗……”
“怎么?”
听着明瑶似乎是要评价他的诗,他手上那早就放慢的动作更是直接停下,虽说没有回头,但注意力也是完全被明瑶吸引。
“写的……”
明瑶吞吞吐吐的几个字让李白一下子就把心提到了嗓子眼儿里,艰难的咽了咽口水,拿着毛笔的手更加用力,另一只空闲的左手也握紧了拳头,头也转了过来,紧张的听着明瑶的话。
“……真好。”
明瑶的话音刚落,李白长长的舒了一口气,这才惊觉自己似乎在这短短几息时间就出了一身冷汗,连忙转了回去,又用毛笔蘸了蘸墨水,假装刚才什么都没发生,自己一直在认真写东西,好似云淡风轻的回答:
“哦。”
他虽说是回答比较敷衍,听起来就知道很不爽,但明瑶显然是不当回事儿,一点也没把他态度放在心上,甚至眼睛还更亮了。
“太白,回京以后……要不要我跟陛下推荐你一下呀”
推荐他做什么?当然是翰林了!
翰林院设于南北朝, 现在,翰林院之外别建学士院, 选有文学的朝官充任翰林学士,入直内廷、 批答表疏、应和文章、 随时宣召撰拟文字。
而翰林学士是指在翰林学士院的一群德高望重、 学识渊博的知识分子、 谋士。大都参与朝政,多出宰相等权高位重的国家栋梁, 从翰林学士院出来的宰相被称为“内相”, 是皇帝的近臣。
但李白现在很显然政治能力略低,做不了这些,所以明瑶要推荐他做的诗翰林供奉, 也称“翰林学士内供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