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大概是记叙者身份普通,没有作为特殊意义文献送至大修道院收藏的价值。
\n
不过这正是他们所需要的,一些离题千里、更有个人特色的东西。
\n
从比较简单或者说艰苦的条件看来,这是位独立传教士,并没有很好的教育背景,只是受到当时往边缘地区扩张的潮流到来,在修会处登记挂名,获得了形式上的许可。
\n
本地新封的领主给予了有限支持,提供一处木屋、几袋粮食种子和尚未开垦的土地后便不闻不问——事实上这属于中上水平开局。
\n
他需要自行学习本地方言、劳作获取生活物资,在能活下去的基础上,以陌生人与居民交流,分享有余裕的食物、帮助劳动。
\n
随后是近十年的清苦生活。相较漫长的时间,期间文字记录少得可怜。
\n
一开始他经常提到托人带走的信件,给教会,给领主,发现毫无回音后就不再送了。
\n
拿农具的手在艰辛的劳作中,偶尔抽空记下一两笔关于生活技巧方面的心得。
\n
得益于曾受到的少许医学教育,他用简单草药帮忙处理了些自愈率比较高的疾病,成功获得了一定社会地位,进而凭借文书能力成为领主与居民间的信息传递纽带。
\n
到这一步,加上长期以来与人为善的好名声,传教士的威望已经不可动摇了,居民们将其视为聚落的一份子、一个值得尊敬的人。
\n
几乎没有什么他不能知道的事情,包括某些很微妙的本土“风俗”。
\n
就像海边的渔人会向想象中舞弄风浪的存在祈求平安和渔获,山民也会有类似行为,奇怪的反而是他了好些时间也没完全弄清楚怎么回事。
\n
教会以往遇到的异教通常有几种:多神教、自然或先祖崇拜、萨满信仰之类。
\n&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