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带着熟悉感,克拉夫特继续往下翻。接下来就是些适合分到玄幻、奇幻区的内容了。
\n
白液,书中认为是一种粘稠而冰冷的液体,存在于病人的大脑和嵴髓中,具有镇静、稳定的特质,是思维诞生的基础。所以一旦白液收到了侵害,人就会表现出明显的神志改变。
\n
轻则嗜睡昏沉,重则胡言乱语、不能控制自己的活动。当白液被耗尽,那就进入了最终的阶段,人将会昏迷不醒,无法维持哪怕是最低限度的意识。
\n
考虑到白液是冰冷的液体,由此得出的结论是,高热会损害白液,并不断地对其产生消耗。要唤回病人意识就要用各种方式降温,促进白液的生成。
\n
同时,因为发现一些高热、神志不清的病人的白液会发黄浑浊,作者觉得是高热在让白液向黄液转变,从而减少了白液的量。
\n
至于为什么是向黄液改变呢,那是因为黄液是一种温性、干燥的液体。它在肝脏内产生,又在胆里被储存,是人体中性能量的代表。
\n
这种液体被认为是与消化能力相关,食物在温热的黄液中被解离吸收,给人提供活下去必须的能量。
\n
此外,细心的作者观察到了一个现象,有些病人显出皮肤粗糙发黄、眼白黄染的症状,在传统理论中,这是体内黄液过多引起的。但这样的病人却又会出现营养不良、水肿的症状,还会有厌食、腹胀,进食油腻的食物后腹泻。这跟理论完全是冲突的。
\n
好像有点对,但又没完全对。克拉夫特开始挠头,纸笔在旁边放了一会了,但还一个字都没记。
\n
记吧,感觉有点浪费纸;不记吧,又有点不太习惯。
\n
不得不说,这种古早理论虽然到处都是槽点,但因为其朴实的关联方式,其实还蛮好记的。只要没人拿这玩意来治他,他就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