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政,把持权柄了?”
唐如玥笑容更深,“正是,哀家年事已高,好不容易将这些乌七八糟的事情丢给皇儿,怎会再沾手,不过,宁老大人也看到了,皇孙们年级尚小,最大的景羲,也就是您的外孙,启蒙不过三年,更别提他两个弟弟,孙儿们若是有所不明,来寻自家祖母解惑,也是理所应当的不是。”
“太后,您是非要插手朝政不可?”宁鸿基怒不可遏,眉尾直跳。
唐如玥慵懒地靠着椅背,语气坚定,“不错。”
“既如此,老臣无话可说。”宁鸿基袖子一甩,哼了一声,回到自己的位置。
宁鸿基素来持重,古板守旧,信奉先贤圣人道理,尤为不喜女子掌家,像唐如玥这般干涉朝政,插手国事,更是深恶痛绝。
唐如玥初掌朝政时,他没少添乱,每封奏折开头必劝她早日还政,安于内宫,多次向萧奕承进谏,应恢复前朝旧制,女子不得干政。
内侍见唐如玥挥手,正色宣唱:“太后有旨,有本启奏,无本退朝。”
胡有光借着象牙笏板遮挡,偷看宁鸿基,想要获得些许信号,却一无所得,只能硬着头皮迈步出列。
“启奏太后,臣有本。”
唐如玥点头,接过内侍递来的奏折,一目三行快速阅览了一遍。
胡有光高声奏请:“太后,臣要参陛下荒淫无道,强抢臣妻,枉顾人伦,残害兄弟,为抢夺汉王妃玉氏,有意延误军资,置边关安危于不顾,让百姓沦为战事孤魂。”
唐如玥悠悠合上奏折,道:“皇帝如今入相国寺清修,也算是为国为民祈福,两相抵消,此事不必再议。”
胡有光悻悻退下,回到自己的位置。
王文远挺着圆滚滚的肚子,手持玉笏迈步出列。
“太后,臣以为陛下强占一事纯属臆测,汉王妃乃陛下弟媳,臣听闻太后下旨着王妃进宫侍疾,陛下厚待王妃,赐钰宸阁别居,却被有心人臆测,陛下蒙冤,臣下心痛难安。”
张佑安大步跨出队列,反驳道:“王大人,陛下有过,臣子瞒而不谏,乃为佞臣,吾等身为臣子,应为陛下之镜,为陛下明得失,方为忠臣本色。”
“张大人,敢问大人可是亲眼所见?”王文远看起来憨厚笨拙,思维却格外伶俐。
“不曾,窥探内宫,乃是重罪。”张佑安下三拜朝上,眼中满是不屑。
王文远视若未见,继续问道:“那是陛下亲口告知?”
“王大人此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