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亲人她何曾放在心上?随她!既如此不消为本宫之女,那皇家所封的郡主封号和所有的恩旨是不是也一并收回?”
殷翎冷声厉色说着,脸色十分难看。
“翎儿!你别再说气话了…”太后倒是出声劝说着。
“对啊,长公主快消消气,母女之间,不必如此,有话好好说。”皇后也附和着太后,心里却是明镜是的,这对母女,没拔刀相向都不错了,和好?怕是不可能。
那场大火…怕就是长公主这个当娘的放的,哎,也真真是铁石心肠,这般想来,昭昭这丫头也是可怜哟。
“回长公主,您说得对,我的确不屑为您的女儿,但是郡主的封号也好,恩旨也罢,都与您没半点关系,赐封之时,旨意里写得清楚明白,臣女获封,介因家父之功,皇上亲自下的旨,并非因你之故,家父用性命挣的军功给女儿挣的荣耀,身为女儿,当珍之,岂敢弃,皇上,太后,你们说呢?”
昭娇正面硬刚,毫不留情面的回怼,殷翎气得脸都绿了。
“好个伶牙俐齿的,这两年,你倒是跟谁学了这些个本事,你还好意思提你爹,乱臣贼子一个,乱臣贼子的女儿,皇上没有治罪于你,已是法外开恩了,还有脸在这儿提什么军功,他能给你什么荣耀,耻辱才对。”
殷翎气得血气上涌,一脸通红,厉声斥责着。
居高临下望着昭娇,趾高气昂。
昭娇豁然起身,双目一瞪对上殷翎,“长公主慎言,我阿爹之功,桩桩件件,绝非你三言两语就能抵消的,史书和百姓会记着,便是你长公主只手遮天也抹不掉,宣武三年,方洲平乱…宣武六年,西北边境…宣武八年……我阿爹身上,一共六处箭伤,三处刀伤,两处剑伤,还有大大小小的伤害,你这个枕边人不知道?也对,长公主也从未将我阿爹这个丈夫放在心上,自是不会理会这些,所以今日长公主能站在这儿,三言两语就抹去他这些热血功勋,乱臣贼子,长公主既然提到这几个字,那今日我风昭昭就要为家父鸣冤了,登闻鼓,我用这条命去敲,就是不知朝廷敢不敢查!”
昭娇说完甩袖转身看向宣武帝,再次跪下,这一次和方才都不同。
一脸肃目,即便叩首背都绷得很直。
“你起来!”
宣武帝终于憋不住了,“这是做什么,有什么话不能好好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朕这个皇帝亲自下的圣旨,你未牵扯到你爹的案子中,那封赏自然就在。”
晚了,方才怎么不做声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