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这个提议的时候,便已经代表了他的态度。
\n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n
谢瞳文绉绉说了一句话,张归霸、葛从周等人则是纷纷缄口沉默。
\n
眼见他们如此,朱温便知道了他们的态度,不由得攥紧了拳头。
\n
若刘继隆能给他两三年的时间,他即便战败,也不会败的那么惨。
\n
“笔墨,某亲自奏表投降……”
\n
谢瞳说的很对,只有人活着,才能见证更多的可能。
\n
朱温如今不过二十岁,他还有足够的时间蛰伏。
\n
刘继隆年近四十,比他整整大了二十岁。
\n
刘继隆再怎么英雄人物又如何,他就不信刘继隆的子嗣也能如他这般英雄人物。
\n
司马仲达尚能在七十岁时发动高平陵之变,他朱温如今不过二十岁,又有什么等不了的?
\n
怀揣着这种想法,朱温很快写好了奏表,并派谢瞳前往城北,向北边的王式和陈靖崇请降。
\n
他没有向李阳春请降,因为他觉得自己并不是败给李阳春,而是败给了李阳春背后的朝廷。
\n
既然要请降,自然是要向官职最高的王式请降。
\n
在他的这种想法落下后不久,谢瞳也带着奏表抵达了城北五十余里外的官军营盘。
\n
“罪臣兖海军节度使朱全忠昧死顿首,泣血陈情于陛下御前。”
\n
“臣本砀山草莽,蒙先帝拔于行伍,赐名“全忠”,授以节钺,恩同再造……今幡然悔悟,痛彻骨髓,伏惟陛下垂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