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的选择都能因此变多,而官军反而失去了地理,只能依靠人和与天时来抵御陇右入寇。
\n
这般想着,王式又想到了刘继隆占据三阳川的做法,觉有正常之中透露着些许古怪。
\n
“你所派塘骑与叛军塘骑遭遇时,他们素质如何?”
\n
王式不免询问,但赵黔闻言却沉默片刻,思虑后才道:“我军精骑,不论骑射还是长兵短器,皆不如叛军精骑。”
\n
对于这个答案,王式并不觉得奇怪,他觉得奇怪的是刘继隆麾下精骑如此强健,为何不趁他撤回伏羌前围攻伏羌。
\n
毕竟伏羌是平原,十分适合精骑作战。
\n
只是他仔细想了想,又觉得时间太过紧促,即便刘继隆兵力充足也不可能不休息。
\n
不过若是其休息后,仍旧止步不前的话,那就说明他们的兵力恐怕不足,贸然深入怕没有援兵救援。
\n
这般想着,王式便准备看看刘继隆明日表现。
\n
一夜时间很快过去,翌日王式起得很早,随后下令宣武、义成等镇兵马沿落水道撤往上邽,再令杨公庆领一万神策军驻守落水道口。
\n
做完这一切后,王式留杨玄冀及三千神策军驻守伏羌城,自己亲率五千精骑及七千神策军往三阳川赶去。
\n
一万两千大军加上一万民夫,所形成的队伍延绵数里。
\n
赵黔将塘骑外放二十里,因此大军自清晨拔营开始,还未到午时,前方塘骑便已经走入了最难走的河谷中。
\n
伏羌与三阳川之间的山岭沟壑中,还有一处规模不小的冲击平川。
\n
若是能夺得此地,则能保障后方数里的河谷道太平。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