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这是刘继隆胡诌的,他根本不知道自己祖上是跟着哪司官员办事,只不过他因为前世的“敦煌之行”了解部分开元年间河陇之地的人口数据,所以他才扯出了司户衙门。
\n
“喔?”张议潮停下脚步,诧异看向刘继隆。
\n
片刻后,他才缓缓开口道:“家中可曾留有河西道户籍的书籍?”
\n
“未曾,番贼入瓜后便烧毁了。”刘继隆摇头否认,张议潮闻言眼神失落几分。
\n
不过不等张议潮提出新的问题,刘继隆却又道:“不过家中口口相传中,却记载了部分户籍的事情。”
\n
“且说来听听!”张议潮眼前一亮,刘继隆也借机说道:
\n
“以家中口口相传所记,河西及陇右道在开元年间有十二万户,五十余万口。”
\n
“家中居住的晋昌县,昔年有户四百七十余,口四千九百余,而今却是不知。”
\n
刘继隆说罢,张议潮缓缓皱眉,叹了一口气道:“如今那晋昌,却只有四百五十四户,四千二百余口了。”
\n
八十多年的沧海桑田,河西大地上的人口不增反降,全因吐蕃横行。
\n
每每想到此处,张议潮只觉得痛心疾首。
\n
长舒这口气后,张议潮才道:“肃州的户籍我已经拿到,你可曾记得甘州和凉州户口数量?”
\n
“记得!”刘继隆不假思索的点头,而后报道:“时间有些久远,具体记不清了,但甘州应该是六千户,两万余口。”
\n
“那凉州户口最多,应该是二万户,十一万口。”
\n
随着刘继隆说罢,张议潮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