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子弹就必须拉一下枪栓才能继续射击,无法连续开火,可以说是火力堪忧。
由于,大部分日军都装备着火力堪忧的38式拉栓步枪,因此,日军很吃亏。
随着时间渐渐流逝,越来越多的日军,或是战死,或是因负伤失去战斗力。
大约过去了许久后,只剩下两百多名日军还能继续战斗。
森林内的枪声突然止息。
一名会说几句蹩脚日语的华夏军人,对着日军大喊道:“放下武器!投降不杀!”
虽然,这句蹩脚日语很不标准,幸存的两百多名鬼子军人,却依然听懂了这句日语。
本多一郎觉得自己被侮辱了,满脸都是狰狞而又愤怒的神情!眼神中充满了,被羞辱过后的羞愤情绪!
本多一郎操着洪亮的嗓门,对着自己的部下们大喊道:“我们身为大扶桑帝国的勇士!宁可战死沙场!也不应该投降!”
“如果,你们投降了,怎么对得起陛下!怎么对得起,大东亚共荣事业!”(扶桑语)
几乎没有一名鬼子兵,打算投降。
之所以不打算投降,并不是因为所谓的武士道精神。
日军当中只有少数武士阶层后裔,信奉武士道精神。
绝大部分日军,出身于工农商阶级,并不信奉武士道精神。
之所以,不愿意投降,仅仅是因为——在抗战时期的扶桑国本土,被俘日军的家属会被周围的所有邻居欺负,就连从家门口路过的流浪汉,都可以冲进被俘虏的日军的家门内,殴打其家属,而且,被打后即便报了警警察也不会管。
出于为家属考虑,所有日军都做好了宁可奋战至死,也不当战俘的觉悟!
……
……
与此同时
……
……
阿日思兰和阿日思兰麾下的兴安军,经过了长达数个小时的苦战,终于消灭了,据守在机枪碉堡内的三名华夏军机枪手。
机枪碉堡内的子弹,是有限的,耗尽了子弹后才被兴安军消灭。
为了消灭机枪碉堡内的三名华夏军机枪手,兴安军付出了伤亡近两百人的伤亡代价!
此时此刻,阿日思兰用满是愤怒的眼神看向机枪碉堡,面露无比狰狞的怒容!双手紧紧纂成拳头!脖颈和脸部青筋绽开!
阿日思兰抬起目光,看向蓝天,发出了满是不甘的咆哮:“不是说好了,数十分钟内,炮兵单位就能过来会合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