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匈奴军在清点战场时发现了崔胤雄的尸体,出于对这位军神的尊敬,大单于给予了他至高礼仪的厚葬。
这无疑是大单于出征以来的最大一场胜仗,如果非要在这场胜利中找到一些遗憾,即是那位大魏的“定军侯”最后成功突围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邵鸣谦不仅成功突围,而且就此失踪了——就连这些在草原上神出鬼没的匈奴游骑都找不到他的踪迹。
大单于虽然忌惮于邵鸣谦的行军之才,却没有让这一丝顾忌阻挡自己的脚步。
为了早日抵达大魏国都,大单于亲率五万亲军脱离大军,势不可挡般一路南下,不过五日便直逼京城。
魏武帝当年之所以将北地的成阳设立为国都是因为他本是成阳人,也因为他认为唯有身居北方的君主才能时刻警惕关外的匈奴。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多么气势非凡的一句话,可是古往今来又有几位贤君可以在这国难当头之际守住这国门,死保这社稷?
听到京城北门被破的消息,整个京城如沸腾的锅水般大乱。
皇宫亦乱。
李雪庭怔怔地坐在龙椅上,仿佛变成了一个瞎子,完全看不到如受惊的鸟兽般四散的太监与宫女。
他好像也变成了一个聋子,连太监总管邹京的呼喊也丝毫没有听到。
良久。
李雪庭缓缓回过神,握着邹京那双因为常年练剑而长满老茧的双手,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
李雪庭还是皇子之时,邹京便已常伴他左右,经数十年相伴,他早已想都不用想便能猜到李雪庭每一个举动的深意。
“陛下……”
邹京悲鸣一声,正要出言苦劝,却见李雪庭摇了摇头,长声道:“朕老了,跑不动了……你就当朕再最后发一次昏吧。”
是以,邹京只好硬生生咽下自己的一腔忠情,只得含泪看着李雪庭写下此生最后一道圣旨。
李雪庭小心翼翼地将在圣旨上盖上玉玺后,又将两物一同交于邹京,肃然道:“朕知道你的本事,你一定要带着建元逃出京城,你也一定要保管好圣旨和玉玺。”
李雪庭连用了两个“一定”,千叮万嘱邹京一定要护大皇子李建元周全,可见他终于在这一刻决定了皇位的继承者。
可惜,晚了。
他又叹了口气,道:“建元这个孩子随了朕温润如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