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一派自上而下的各地官员。
至于平日里的古董字画、金银珠宝一类的打点自然不必多言。
董相爷的雷霆手段本就骇人,再配合这雨露之恩,朝中过半官员无不对其敬畏不已。
可是,崔胤雄崔大将军就是一个硬骨头,他常年镇守边关,偏偏就不吃董言这一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为了得到朝中文官的支持,崔胤雄毅然站到了左相刘贵清一边。
可惜,刘贵清与崔胤雄一文一武、一内一外,加起来仍敌不过董言会讨当今圣上李雪庭欢心。
为了敲打崔胤雄,董言刻意多扣了一成输往前线的军饷,而且逐年稍增。
如此一来,崔胤雄即便打了胜仗,却也因为粮草不足而不能远征,更不必说什么深入草原、直捣匈奴核心。
正是因为董、刘两派的朝野之斗,导致崔胤雄在前线只能守境二十年,却不能立开疆扩土之功。
到头来,反给了大单于一统草原的时间——从某个角度来说,是董言给大魏一手养出了这个空前强大的敌人。
——可即便如此,崔胤雄也没有败的道理啊?
董言深明唇亡齿寒的道理,也明白崔胤雄就是大魏最大的防线,所以他虽然打压崔胤雄,却不会打压过甚。
——上一批扣下的军饷已在半月前发往前线,崔胤雄理应早已收到。
——那批军饷或许不多,但足以支撑他一个月……他怎么会因为粮草不足而落败的?
董言反复思索,最终得到一个结论——那批军饷根本没有送到前线!
他挥手赶退园子里的所有下人,只留下那位静静坐在棋盘前的对弈者。
这是一个看来五十有余的老者,头戴洁白纶巾,一身鹤麾也是一尘不染。
这老人的眼神看似空洞无神,却又像是一个无底洞,永远无法望穿其底。
墨师爷。
董言一直很喜欢、很器重墨师爷,因为墨师爷总是能把他不方便做的事完美处理好,也因为墨师爷的棋艺确实很高。
董言时常感慨以墨师爷的本事不该屈身于江湖,而是应该到朝堂之上做出一番成就。
每当董言暗示招揽之意时,墨师爷总是以高妙的话术,优雅、合理地婉拒。
是以,董言只好把墨师爷当作一个绝好的合作对象,同时也视其为自己的智囊,当他遇到一些费解之事时,便会询问墨师爷的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