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有杨仪,便如本相亲自坐镇,蜀汉若无杨仪,便如山中无虎!”
“放眼蜀汉群臣,又有何人能及曹魏司马懿,又有何人能智及东吴陆逊?”
“倘若说到这个份上,陛下尚且不能明白,那……”
诸葛亮说到这里,戛然声止!
赵云连连点头:“末将明白!”
“事不宜迟,你这就进宫吧。”
诸葛亮拍了拍赵云手臂,语重心长道。
“能否化解眼下危局,全看子龙了。”
赵云心中一凛,郑重施礼:“末将定不辱命!”
……
成都皇宫。
刘禅退朝后,正坐在御案前换气。
不多时,宦官黄皓匆匆进殿禀报:“陛下,赵云将军在殿外求见,说有紧要军情奏报。”
刘禅一怔。他虽对杨仪起了杀心,但对这位陪伴先帝南征北战的老将仍存几分敬重之意,当下点头道。
“宣。”
须臾间,只见赵云全副甲胄迈入殿中,恭敬行礼:
“末将赵云,参见陛下。”
“子龙不必多礼。”刘禅抬手示意道,“有何军情,直言无妨。”
赵云没有起身,而是保持着单膝跪姿,拱手沉声道:
“启禀陛下,末将并非为军情而来,而是有一番心里话,斗胆进谏。”
刘禅微微一愣,随即皱起眉头:
“心里话?你想进什么谏?”
赵云深吸一口气,提高声调道:“陛下,末将今日所言,句句皆出于一片赤胆忠心!请陛下听完再怒!”
刘禅见他神情肃穆,非比寻常,心中顿生不悦之感:“子龙,你可是想替杨仪求情?”
赵云目光一震,但还是据实道:“……正是!”
刘禅闻言,脸色登时沉了下来:“你与那些杨仪的心腹一般,也被他收买了吗?”
“陛下!”
赵云赶忙磕头,慨然道:
“微臣一介武夫,唯忠义二字是守,绝无私心!杨仪此人,德才兼备,南征以来屡建奇功。”
“陛下切不可因一时之忿,斩杀功臣哪!”
刘禅冷笑一声:
“赵云,你是想说朕残暴无道,不容贤臣了?”
赵云猛磕头,额上砰然作响:
“微臣万不敢有此意!只是陛下可曾想过,杨仪若有不测,蜀中群臣将作何想?北伐大业又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