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卷,阳光灿烂,草原葱郁,远处的牛羊似繁星点点,蓝天白云交相辉映,但在徐莫离的眼中,这一切都黯然失色,唯有她身着藏族民族服装,亭亭玉立于碧绿色原野之间的身影,才是这世间最美的景致。她的背后,那冒着袅袅炊烟的屋子,宛如温馨的港湾,是家的象征,也是徐莫离梦寐以求的温暖归巢。然而,少瑶却觉得自己的心仿若被无尽的黑夜笼罩,没有丝毫的光亮。她对徐莫离的情感,早已被杜心蕊的离去蚕食殆尽,徒留一片荒芜与冷漠。人经历的事情越多,就越容易深陷回忆的旋涡,难以自拔。有时,人们会因过度沉溺于某段记忆,而忘却了现实的生活。而那些痛苦至极的回忆,更会使人对现实心生诸多感慨与不满,甚至怨声载道。然而,少瑶却独树一帜。面对这一切,她始终缄默不语。她的沉默,并非冷漠无情,亦非无动于衷,而是对不公的一种抗争。很多时候,沉默也是一种反抗,尤其是当弱者直面强者时,这种无声的反抗虽显得无可奈何、苍白无力,却是一种坚如磐石的表达。此刻,徐莫离正心急如焚地等待着少瑶给予他一个肯定的答复。他深知少瑶对家乡的思念,恰似她对母亲的思念一般,自她有记忆起便如影随形。多年来,由于母爱缺失,少瑶对母亲的思念已近乎病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杜心蕊给予少瑶的爱,犹如春雨滋润大地般发自内心,这正是少瑶梦寐以求的——内心深处如金子般珍贵的真爱,而非表面上那些如塑料花般虚伪、做作的滥情。这种爱,恰似当年徐莫离救她时那般纯粹而真挚,熠熠生辉。对于故乡的召唤,她实在找不出任何理由去拒绝,那是一种如磁石般的吸引力。然而,在她内心深处,却宛如一个被遗弃在冰天雪地中的婴儿,孤独无依,没有丝毫的归属感和对家乡的认同感。她无法感受到母爱的温暖与理解,也没有关于真正母爱的记忆。那些充斥在她记忆中的虚假,如同漫天的乌云,早已让她习惯了在这片阴霾下虚假的表演和应酬。她不知道真正的亲情究竟源自何处,仿佛迷失在茫茫大海中的船只,只能在漂泊的情愫中苦苦挣扎,内心充满了悲凉。她的灵魂就像失去了灯塔指引的孤舟,始终在黑暗中徘徊,找不到那个真正能称之为家乡的情感归宿。她离故乡越来越远,孤独感如影随形,愈发强烈。每一步都如同踩在刀尖上,让她离故乡更远,而她却越来越难以找到可以回归的路。漂泊的生活恰似那在黑夜中江上漂泊的旅客,找不到可以停靠的港湾,只能随着波浪起起伏伏。没有家的港湾,她就只能像那无根的浮萍,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