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掌握力量,便很难主动放弃它。
洛人豪从不曾想到过,自己从上山避祸的一个小小镖主,竟能聚集上万之众,高举“替天行道”之义旗,同时抵抗平南王朱昊祖麾下的暴虐官军以及双钩将王化及麾下的悍匪无量军。
呼啸西南,独霸一方。
更重要的是,他的行为得到了西南百姓的拥戴和认可:饱受赋税重压与无量军作乱的西南百姓纷纷来投,使得洛人豪在天道军之中,不仅得到权势和力量,更得到了极大的心理满足。
基于此,他从不认为自己是流寇,亦不与王化及之流同流合污,而是约束部下,义气为先,仗义行侠,从不扰民。
既然天不加仁义于百姓,那么他便可以替天行道。
可是,一旦招安,洛人豪将失去这一切。毕竟,比起他现在得到的东西,招安后的安稳生活和朝廷给的一点点奖赏简直一文不值。
那么,天道军首领洛人豪愿意放弃这一切,接受朝廷的招安吗?
他是愿意的。
洛人豪很清楚,凭自己的力量根本无法与朝廷长久抗衡。
更重要的是,追随他的西南百姓和他一样,根本就不是天生的反贼,只是在官军和无量军的双重压榨之下,迫于生计才无奈落草,但凡有一条活路,他们谁不愿意过安稳日子?
何况,就连那个暗中资助自己的神秘的归云山庄庄主风万千,也曾无数次叮嘱过自己,一定要约束部下,壮大声势,若能引起朝廷注意,尚有归附希望。
而一旦有招安迹象,洛人豪身上背负的罪名便可洗清,更有机会重振金刀镖局,不辱洛家门风。
可是,刚才洛人豪却没有立即答应毛轩,因为他心中仍有两条顾虑。
其一,天道军之所以成势,全因无量军作乱,朱昊祖又盲目扩军增税,二者相加,搅闹的西南民不聊生。若无量军不被彻底剿除,亦或是对平南王朱昊祖扩军增税的行为不加以管制,则天道军即使接受招安,各自归家,现状却并未改变,也难以安居乐业。
从毛轩的话中,洛人豪推测朝廷已疑心西南之事,既如此,招安之后,自己便可乘机将朱昊祖种种行迹报与御史于文正,请求朝廷裁夺,而无量军,则可留给雄关增援而来的五千精兵解决!
具体事宜,尚要同毛轩以及自己在朝廷做官的师弟项人尔商议决定。
万事开头难,此事总归有一个苗头。
至于其二,兹事体大,他不可一人独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